第161章 西學東進

 既然皇帝說讀過,那肯定讀過。 

 鄧玉函未能得到答案,聳聳肩回答:“陛下,伽利略完成比薩斜塔試驗,的確成為教廷眼裡的異端。陛下有意,我寫信邀請伽利略來大明。” 

 呃。 

 這下該朱由校懵了。 

 邀請伽利略來大明,鬧呢,沒記錯的話,現在伽利略被教廷囚禁中。 

 朱由校擺擺手,淡然的說:“歡迎諸位漂洋過海大明,朕不排除宗教,亦不支持宗教,朝廷允許諸位在各地傳教,前提諸位要給於朕好處,不能單純傳教,還要傳播火炮冶煉,天文曆法,甚至可在欽天監,軍器部任職。” 

 對於東西方交流,朱由校是認真的。 

 目前,大明在部分領域稍強,大部分領域開始逐漸落後西方,所幸差距不大。 

 引進西學,奮起直追,定不會落伍,若僥倖蕩平建奴,或許在大航海時代分一杯羹。 

 反之,重蹈大清覆轍。 

 對於這群傳教士,朱由校既不能輕言開放,也不能一味收緊,而是採取互動交流的態度。 

 畢竟,他們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搞科學技術主要目的為在各國各地掌權者面前彰顯自己能力。 

 不過,湯若望,鄧玉函等傳教士自稱西儒,主動接受東方文化,穿儒服束長髮,鼓吹調和儒家和基督教,和朝廷百官平等互動,而非清末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朝廷官吏把他們當做泰西書生看待。 

 所以,針對傳教士夾帶私貨的行為,百官態度截然不同,除傳統官吏反對傳教士行為外,既有全盤接受宗教思想的王徵,徐光啟,也有熱愛學術卻對宗教卻愛搭不理的方以智。 

 朱由校知道湯若望,鄧玉函等人,這群傳教士有許多學術大拿,科研水平不俗不錯的,也有為方便傳教,從歐洲出發前臨時突擊學習的科學知識,當然他們帶來的軍事,航海和天文知識,對東方知識分子來說很新鮮。 

 所以,需合理安排,利用傳教士。 

 湯若望,鄧玉函,金尼閣,龍華民,羅雅谷等斟酌著朱由校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