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問題頻出

 劉鴻訓領命。 

 昔日他和朱國禎同朝為官,非常清楚朱國禎的政治主張。 

 派朱國禎和他的兩名追隨者去北直隸推行攤丁入畝,取消三大徭役,簡直旱天逢甘霖正合適。 

 龍椅上,朱由校思索著殺穿河北三省缺少官吏,其中緣由他了如指掌。 

 徐大化殺穿陝西官場,迅速提拔當地師爺,舉人補充,使陝西官場平穩過渡。 

 反觀河北三省,早前朝廷設軍法處,反貪局,審計局,土地局,破格錄用三省的師爺,舉人,賬房。秦王,李枟,張夢鯨殺穿三省官場,臨時沒有師爺舉人補充。 

 所以.... 

 整飭貪汙,他不遺餘力,更矢志不渝,任何困難都休想動搖他的想法。 

 大明的問題有軍事問題,歸根結底是吏治問題。 

 不整飭吏治,縱容百官貪汙受賄,胥吏中飽私囊,任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沒有李自成,還有張自成。 

 現在國子監的監生該停止打嘴炮,是騾子是馬去溜溜。 

 “李卿,你同吏部尚書王永光去趟國子監,選拔合適的舉人去三省任職,以國子監監生數量足夠補充三省欠缺的官吏。” 

 李國普面露憂色,擔心監生能力,不過事急從權,經過考核的監生是不錯的選擇。 

 乾清宮,靜可羅雀。 

 許久未出聲的徐光啟出列進言說:“陛下,各地傳教士聽聞朝廷設軍器部,陛下提拔大量精通西學的官吏入朝為官,他們紛紛匯聚京城,請求進宮拜見陛下。” 

 傳教士? 

 朱由校早想見見這群人,他們不進宮拜見自己,自己改日也要召集他們進宮。 

 “準了,愛卿改日同王卿領傳教士進宮。” 

 徐光啟領命,與李國普,劉鴻訓,李起元去處理諸事。 

 朱由校尚未歇息,李待問,劉一燝,郭允厚彷彿約好似的進宮哭訴。 

 彙報補稅,錢莊,市舶司之事。 

 本來朱由校以為朝廷制定大政方針,一群能臣幹吏穩步推行,諸事肯定順順利利,孰料聽聞三人所言處處是問題。 

 依照李待問所言,士紳,勳貴,宗藩補稅,遠不如商賈積極,目前稅務總局僅收到數十萬,稅款來自於順天府少數官吏。 

 剩餘官吏,作壁上觀。 

 朱由校怒火中燒,當初君臣達成協議,官紳補稅,朝廷增加百官俸祿,設錢莊三成利潤給官紳,等於是場利益交換,以確保朝廷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現銀。 

 孰料,結果不盡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