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夫長 作品

第139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

 朱由校不想聽畢自嚴,王象晉怎麼說,他要瞧瞧兩人怎麼做。 

 倘若他們對朝廷政策陽奉陰違,私下故意懈怠,他不介意把這股勢力連根拔起。 

 何況,山東吳橋之變,孔有德,耿仲明發起的叛亂,就是王象晉族弟王象春家的雞引起。 

 此事毀掉徐光啟,孫元化耗費心血經營數載的火炮改革,間接葬送大明王朝。 

 畢自嚴,王象晉齊齊答謝:“謝陛下體諒,吾皇盛名。” 

 朱由校微微點,滔滔不絕說:“時局維艱,財政拮据,單憑賦稅改革依然難以徹底解決問題,故而重商,開海需提上日程,諸卿討論討論。” 

 此言出,百官神色凝重,重商,開海違背大明祖制。以前興許能以祖制限制皇帝,孰料皇帝早解開這層封印,藩王經商,官紳經商,商賈入仕,祖訓歸祖訓,實際藩王,官紳,商賈早已打破祖訓。 

 以祖訓限制眼前的皇帝,簡直是自討苦吃,給皇帝送人頭。 

 何況,皇帝安排商賈入朝聽政,私下和商賈密談,重商,開海勢在必行。 

 不過,未等蘇茂相,畢自嚴,郭允厚等戶部官吏吱聲,新上任的漕運總督李從心出聲說:“陛下,漕運,河運是溝通南北經濟的橋樑,造福沿岸百姓。” 

 “然而,多年發展下來漕運相比海運,耗費大量人力力力財力,嚴重增加百姓負擔。” 

 “其二,漕運,運河官員貪汙腐敗,剋扣軍餉,搜刮百姓,中飽私囊。” 

 “其三,漕運,河運運載量是有限的,過於依賴於漕運,使朝廷運輸業發展觸摸到瓶頸,難以實現轉型升級。” 

 “其四,漕運,海運耗費朝廷大量財政支出,國朝建立以來,所有水利工程都以保障漕運為目的,導致北方其他難以享受朝廷撥款,使得農田產量下降。” 

 “其五,漕運,海運壓榨兵勇戰力,導致漕軍戰力形同紙糊,徹底淪為苦力。” 

 “臣認為開海同樣勢在必行,然而,漕運,河運乃百萬漕工衣食所繫,開放海運,恐引起動亂,畢竟,漕運人員多為漕軍,數量高達十餘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