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三處三局

 朝堂。 

 他起復回京的能臣官吏不少。 

 怎奈願意舍下一身剮,為他,為朝廷做事的官吏還是少。 

 現今,朝廷出謀劃策的官吏夠多,急需實際做事的人。 

 譬如,全國各省欠稅,田爾耕派遣錦衣衛去催交,結果各省布政使,知府,知州,收稅比上炕都難,困難比問題都多。 

 要錢,沒有。 

 還想讓朝廷救濟他。 

 又以礦稅為例,萬曆朝,因礦稅扯皮數十年,當時,朝廷重臣都上書疏陳述過,導致徵收礦稅困難重重。 

 其實,歸咎起來,緣由挺簡單。 

 這筆礦稅不入太倉,而進萬曆內帑,負責徵稅的人非官吏,而萬曆派去的內官。 

 內臣地位尷尬,通常為人乖戾,往往為士大夫和百姓所歧視。 

 既然百官乃至百姓都喜歡名正而言順,所以,既然何不設律令,派官吏,頒佈各種制度,在正規渠道搞錢。 

 此時,李應薦,楊維垣,楊所修心領神會。 

 帝黨。 

 絕對是帝黨。 

 瞧瞧人家田爾耕,叛出閹黨,成為帝黨,已然飛黃騰達,傳聞馬上封伯, 

 三人跪地齊聲說:“陛下,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朱由校見目的達到,徐徐道出計劃:“朕說過,朝廷將設三處兩局,今已設軍機處,財政處,尚有一處兩局未設。” 

 “今日,在五軍都督府設軍法處,負責管理軍隊軍容軍紀,對軍隊內違反軍紀事件作出處理,具有檢察權、逮捕權和初審權。 

 無需通過刑部,兵部,吏部,直接向朕彙報。 

 目前,專門負責調查京營,京畿七十二衛,以後擴張到地方,楊維垣,你可敢擔任軍法處處長?” 

 軍法處? 

 楊維垣面色震驚。 

 負責管理軍容軍紀,絕對得罪人,搞不好,搞不好讓兵勇打死。 

 然而,軍法處直達天聽,時常見到陛下。 

 事情辦好,前途無量。 

 楊維垣清楚機會有且僅有一次,運氣來了獨抓不住怪自己無能,作揖道:“臣願意,哪怕刀山火海,臣絕不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