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君臣相爭

 百官惶恐。 

 縱容皇帝收攏軍財大權,百官將淪為提線木偶。 

 錢謙益無視周延儒前車之鑑,一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出列,義正言辭說:“陛下,內閣,兵部,戶部有處理軍事經濟的職責,再冒設國防總參,財政處,恐削弱內閣,兵部,戶部作用。” 

 新任戶部尚書蘇茂相亦出列,和顏悅色說:“陛下,臣愚鈍,不知財政處作用,若管理官吏疆域,土地等,將與戶部職能重複,容易造成冗官。” 

 聞言,內閣首輔李國普,兵部尚書孫承宗亦好奇相望。 

 朱由校掃了眼錢謙益,沒事找事嗎? 

 你非言官,非兵部,戶部,內閣官吏,有問題,也是他們提出問題,你出來做什麼顯眼包。 

 他語氣平和說:“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政治的歸政治,軍事的歸軍事,經濟的歸經濟,內閣制定大政方針,政策律令。總參負責作戰,情報,戰略規劃。財政處規劃財稅,經濟政策,發展方向。” 

 “一句話,內閣,總參,財政處在各自領域提供方案,六部負責執行落實,故而鮮有職能重合。” 

 “為迅捷有效處理軍務,今後京營,九邊,衛所,兵備道的軍務統統改奏本為奏摺,奏摺密封上陳直達龍案,朕親筆批答。” 

 此言出,袁可立快步出列聲援:“陛下英明,臣支持設國防總參。” 

 內閣扯皮,六部黨爭。 

 滿朝官吏無視軍國大事從急從快,從嚴從密的特殊性。 

 前線軍情緊急,朝廷來回扯皮,常常錯過最佳時機,或外行指揮內行,造成重大錯誤。 

 他對前線將士捨命死戰,朝堂官吏背後捅刀子的事兒深惡痛絕。 

 今所有軍務不經兵部,內閣,由擅長軍事的國防總參商議,給陛下提供解決方案,保證高效運行,嚴格保密。 

 錢謙益神色不悅望了眼袁可立,軍務直達龍案,陛下獨攬大權,朝廷豈不成他一言堂,爭辯道:“陛下,臣認為軍國大事,幾人閉門造車不妥,必須廣泛討論,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