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削藩之策

 說歸說。 

 朱由校清楚三言兩語難以說服對方。 

 李國普,李起元,孫承宗等全是幾朝元老,宦海臣服數十載,安穩屹立於朝堂,必有安身保命之道。 

 千年的狐狸,對他們玩聊齋沒球用。 

 故而,朱由校率先拋磚引玉,道出自己策略:“宗藩危害一方,失去太祖冊藩的用意。所以,朕裁撤秦藩的策略有三。” 

 “一,劉鴻訓,徐大化抓捕審訊秦藩,召集肅王,慶王,韓王,周王,唐王赴西安從旁見證,爭取打消諸王疑慮,事後朝廷公佈案情前因後果。” 

 “二,重新審理張清案,以張清案為突破口,涉及秦藩之人,抄沒家產,廢除爵位,貶為庶民。秦藩宗室哄抬糧價,霸佔良田者重罰,廢除爵位,貶為庶民,所有家產充公,給予五百畝良田謀生。” 

 “三,秦藩嫡系遷回京城,入朝參政,旁系安排他鄉,異地做官,拒絕進京以謀反論處,斬立決。” 

 歷朝歷代,重用皇族。 

 藩王不造反,無需走到刀兵相向的地步。 

 皇族需要藩王拱衛,刀兵相見意味屠殺藩王,進而削弱皇族力量。 

 藩王內存在有能力,有擔當的人才,譬如周王,肅王,唐王孫。 

 各地狼煙四起,朝廷絕對不能發動戰爭,也發動不起戰爭。 

 李國普,李起元,李從心,孫承宗等耐心聆聽,從朱由校三言兩語中感受到他對撤銷秦藩的堅定與執著。 

 這何止對秦藩不滿意。 

 這是殺了秦藩全宗的心思都有了。 

 秦藩嫡系入朝參政,旁系異地做官,等於徹底取締秦藩特權。 

 這一代,秦王還是秦王,郡王還是郡王。但孫子未必是郡王,是鎮國將軍。 

 關鍵手段不像撤藩那般激烈,向諸藩道明秦王藩罪行,還能稍微安撫諸王。 

 既然皇帝開誠佈公,幾人也不藏著掖著,適才透明人的張夢鯨直言不諱說:“陛下,大明藩王和太監,是百官不敢觸碰的雷區,陛下態度不明,百官怎敢勇闖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