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非他不可

 朱由校選官宗旨十二字。 

 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做好事。 

 涵蓋政治,經濟,軍事,農業,火器五方面。 

 他比較鐘意的內閣六部人選,即內閣劉一燝,李國普,劉鴻訓,三人主管吏治。袁可立,孫承宗,申用懋,範景文主管管軍事,郭允厚,蘇茂相,畢自嚴主管經濟,徐光啟,孫元化,王徵主管工部,宋應星,鄭三俊主管農業。 

 聖旨頒發出去,內閣首輔李國普,吏部尚書周應秋匆匆進宮。 

 兩人行完君臣大禮,周應秋面容惶恐,一言不發。 

 李國普略微糾結說:“陛下,十餘日前,袁公三上疏辭,自此絕意仕進,一紙詔書,恐難召回。” 

 “袁公,何人?” 

 朱由校暗自納悶。 

 袁崇煥? 

 他有這麼大架子嗎? 

 李國普答道:“稟陛下,是袁可立袁大人。” 

 呃... 

 袁老啊。 

 三上疏辭,自此絕意仕途? 

 這是對大明朝堂多失望,對自己多失望。 

 馬德。 

 熊廷弼之死,袁可立辭官,全因東林黨彈劾而起,閹黨藉機搞事。 

 黨爭。 

 必須停, 

 袁可立,登萊巡撫。 

 他在遼南的勝利,恰好從戰略上實現熊廷弼三方佈置的戰略。 

 天啟二年到天啟四年之間,他率領的毛文龍東江戰區和沈有容登萊戰區,實際佔領和縱橫馳騁的區域,比朝廷舉國之力佈局的遼西走廊範圍還大得多,近乎十倍十倍大小。 

 三年間,袁可立以駭人的戰略佈局,和驚人的戰術指揮,一舉改變大明和建奴交戰以來,明軍處處被動挨打的困軍,改變熊廷弼王化貞遼瀋戰役和廣寧戰役敗退以來,全遼淪陷建奴的處境。 

 將建奴侵略大明遼南軍事要衝或收回,或實現敵我掎角對峙,尤其收復遼南的復州,永寧到金州、旅順間數百里良田沃土。 

 從而加重建奴戰略物資短缺,對建奴政治經濟軍事造成沉重。 

 讓建奴落進西邊關寧軍、東邊毛文龍部,遼南袁可立的三線夾擊中。 

 可惜前線吃緊,後方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