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追封為王

 什麼時候該軟。 

 什麼時候該硬。 

 魏忠賢拎的非常清楚。 

 司禮監權力再大,也是皇爺賦予的。 

 皇爺要他三更死,他絕活不到五更。 

 沒法像唐代後期宦官任意弒君欺主,更換皇帝。 

 所以失去皇爺信任和恩寵,肯定步王體乾,塗文輔後塵,東林文官頃刻間把他撕碎。 

 龍椅上,朱由校作壁上觀。 

 本以為朝堂遍佈閹黨,沒人出頭敲打魏閹,沒想到朝堂還有諍臣。 

 他恰好曉得陳廷謨,張三謨的事蹟。 

 前者為傳奇巡撫,一本參倒七十二名貪官。 

 後者乃明末名臣,鐵面無私,司吏能手。 

 現在兩人同督察院部分御史彈劾魏忠賢和閹黨,然而,魏忠賢終究是天啟推到臺前的打手。 

 為一時之快,洩憤誅殺魏忠賢,於他而言,等於真的自縛手腳,自斬臂膀。 

 羽翼未豐前,魏忠賢連同閹黨成員還得留。 

 髒活,累活,還得他們做。 

 陳廷謨出言爭辯,朱由校婉言道:“陳卿,此間商議軍機政務,忠賢之事無需再議。” 

 今早剷除十二監,四司,八局內閹宦,沉重打擊閹黨在內廷的勢力。 

 他的部署中,錦衣衛監察地方,東廠牽制外廷。 

 以後收拾官紳,不法商賈,還需魏忠賢帶領閹黨帶頭衝鋒陷陣。 

 可以打罵魏忠賢,卻不能殺了他。 

 陳廷謨,張三謨欲言又止。 

 良機稍縱即逝,過了這村沒這店,奈何陛下死保魏閹。 

 魏忠賢驚詫,無需再議。 

 皇爺。 

 還是偏愛自己的皇爺。 

 不論平日如何打罵,遇事依然偏袒自己。 

 士為知己者死。 

 今後,老命都是皇爺的。 

 百官靜籟,朱由校直言不諱說:“陝西起義,遼東失地,川貴叛亂,大明遍地狼煙,江山社稷不穩,朕有意整吏治,振朝綱,遴選如熊廷弼,袁可立忠臣幹吏入朝。” 

 整吏治。 

 振朝綱。 

 遴選忠臣入朝。 

 皇級殿內靜可羅雀。 

 陛下沒說給熊廷弼,袁可立翻案,卻誇讚他們忠貞。 

 那麼,昔年上書請求陛下問斬熊廷弼,逼走袁可立的人,豈不成為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