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桐梧 作品

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命方舟號全面檢閱

 張恆建議道:“比如,在複雜電磁環境下測試信息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在劇烈海況中考核船體的穩定性和機動性,在晝夜不停息的高強度作業中評估系統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你的設想很好。”

 許嘉輝贊同道:“我們還可以設置一些突發狀況,比如設備故障、信號失聯等。

 以檢驗乘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和系統的故障恢復能力,軍事裝備必須具備很強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這一點至關重要。”

 “對了,我特別想聽聽您對救援流程的看法。”

 張恆請教:“從接到救援指令到成功轉移傷員,中間會涉及很多環節,比如信息傳遞、航線規劃、醫療救治、人員轉運等。

 各個環節都至關重要,稍有閃失都可能影響整個救援行動的成敗,您認為‘生命方舟’號在流程優化上還有哪些改進空間?”

 許嘉輝沉思片刻,緩緩道來:“軍事行動講究指揮統一、步調一致,救援行動也是如此。

 ‘生命方舟’號雖然配備了先進的智能化系統,但它不能脫離整個救援指揮體系而獨立行動。

 它需要與指揮中心、其他救援力量形成高效的信息共享和行動協同,這就要求它具備順暢的信息接口和靈活的任務編隊能力。”

 他接著分析道:“此外,從發現傷員到成功撤離,行動要快速、精準、有序。

 這需要事先制定周密的救援預案,並通過反覆演練形成肌肉記憶,‘生命方舟’號作為智能裝備,應該具備一定程度的自主決策能力,能夠根據傷情和戰場態勢自動優化救援方案。

 但這種智能化絕不是脫離人的主觀能動性,而是要在人的指揮控制下發揮作用。”

 張恆認真地記錄著,頻頻點頭。

 許上校提到的觀點,都切中肯綮,給了他很多啟發。

 “您分析得非常透徹!這對我們完善‘生命方舟’號的智能化程度和指揮協同能力很有幫助。”

 張恆由衷地說:“我們將認真梳理您提出的寶貴意見,在後續優化中逐一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