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桐梧 作品

第四百二十二章 實現裝備體系的智能化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大允銘”先後通過了泥濘難行的沼澤溼地、陡峭險峻的山地坡面,以及雜亂無章的廢墟障礙區。

 它時而利用浮空氣墊懸浮前行,時而依靠主動伸縮式履帶攀爬障礙,所向披靡的超強通過性令所有人都大開眼界。

 “實戰模擬評估的各項數據已經採集完畢,現在我們開始進行綜合評判。”

 張恆一聲令下,林森開始快速彙總各類測試結果。

 “首先是發電系統和供能效能評估,車載納米發電膜在全天候條件下均保持峰值功率輸出,電池組循環效率高達98%以上,這為‘大允銘’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保障。”

 林森逐一分析著:“其次是車載生物基質的抗逆性評估,改造菌株和酶催化劑均展現出極佳的環境適應性,確保了全時全域的生物發電效能。

 再有就是作戰性能評估,‘大允銘’出色地通過了全地形機動、火力打擊、偵察防護等多項能力的檢驗,堪稱未來陸戰裝備的理想範本。

 最後還要提及人機協同作戰的評估結果,操控體驗流暢自如,人機交互反應迅捷,多平臺協同打擊配合默契,完美詮釋了人機混編作戰的精髓所在。”

 至此,歷時數日的“大允銘”實戰模擬評估宣告結束。

 這次全方位的“大考”不僅全面檢驗了裝甲車的實戰性能,更為未來陸戰智能化變革提供了一次極為寶貴的經驗積累。

 “我們研製的不僅僅是一輛裝甲車,更是一個集成了前沿科技的未來作戰平臺。”

 張恆環視著車間內的所有成員,動情地總結道:“從新能源發電技術,到新材料防護結構,再到人工智能賦能的指揮控制系統。

 ‘大允銘’身上凝結了我們最先進的技術創新成果,它的誕生,必將掀開智能化陸戰的嶄新篇章!”

 隨著實戰模擬評估的圓滿完成,一臺註定將開創時代先河的新式武器裝備呼之欲出。

 下一步,它將被送往各種極端環境中接受更加苛刻的野外測試,用實際行動來驗證“大允銘”的非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