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桐梧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六章 伊萬-精衛幹細胞納米

 張恆想了想,說:“不如我們結合一下中西方文化元素,既體現出複合系統的特性,又寄託著我們的美好願景。”

 兩人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

 “在毛熊國文化中,‘伊萬’是一個常見的男性名字,寓意著‘上帝的恩賜’。”

 謝爾蓋耶維奇教授說:“我們的幹細胞納米機器人,何嘗不是科學賜予人類的禮物?不如就叫它‘伊萬’吧。”

 “龍國有句古語叫‘精衛填海’。”

 張恆接著說:“傳說中的精衛鳥,矢志不渝地銜木石填海,體現了不屈不撓的精神。

 我們的納米機器人,也正是憑藉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一點點修復受損的細胞和組織,不如我們再加上‘精衛’二字,叫它‘伊萬-精衛’複合系統。”

 “‘伊萬-精衛’,寓意深遠,朗朗上口,就這麼定了!”

 謝爾蓋耶維奇教授贊同地點點頭。

 有了新的名字,兩位科學家更加賣力地投入到“伊萬-精衛”的優化和升級中。

 “目前的納米機器人,雖然實現了對幹細胞的黏附和感應,但在空間定位和跟蹤方面,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張恆在白板上畫著設計圖:“我們可以在納米機器人上集成磁性納米顆粒,利用外加磁場對其進行遠程操控和實時成像。”

 謝爾蓋耶維奇教授點頭表示贊同:“沒錯,磁性納米機器人不僅能增強成像對比度,還能實現藥物精準遞送等功能。

 通過優化磁場強度和梯度,我們可以精確控制納米機器人在體內的運動軌跡和歸巢特性。”

 在兩人的巧思妙想下,“伊萬-精衛”納米機器人不斷升級迭代,展現出越來越強大的功能。

 它們時而化身“磁性向導”,在磁場的牽引下,將幹細胞精準輸送至受損部位。

 時而又成為“生化信號員”,將幹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和外泌體,傳遞給周圍的組織,協同調控再生修復過程……

 實驗室內,兩位科學家忙碌的身影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