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82章 暢談天下大事

 方才桓伊提及了桓溫北伐,大家都知道最後功虧一簣,眾人都是惋惜不已。 

 江績一邊撕著一條豬肋排,把那紅白相間帶著油脂的肉塞入口裡,扯出了一整條的骨頭,大口嚼著,一邊粗聲鼓囊道:“可惜啊,都打到枋頭了,距鄴城不足百里,大司馬他停下了,這,這他孃的啥意思啊,末將甚是不解。” 

 朱序一邊吐著魚刺,一邊跟著道:“呸,呸,要說荊州那邊猛將如雲,把鮮卑白虜能打仗的人涮了個遍,士氣正旺,卻停滯不前,最後撤軍了,哎呦,我聽說了之後,可把我急死了。” 

 “你呀,就是皇帝不急宦官急。”桓伊邊抿著酒盞裡的酒,邊譏諷道。 

 大家又是轟地大笑起來。 

 陳安放下手裡啃完的雞腿,舉盞示意大家一起喝,邊喝著邊回憶著道:“永和十年,大司馬第一次北伐跟這次如出一轍,打得氐秦幾近全軍覆沒,屯軍於灞上,遙望長安,比這次更近,結果這老兄按兵不動了,最後被氐秦丞相苻雄在白鹿原抄了後路,兩下夾擊,一潰千里。” 

 陳望將盞裡的酒喝完,拿起身邊的布巾擦了擦嘴,清了清嗓子道:“他的這兩次北伐失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原因左右不過兩個字——糧食!” 

 眾人若有所思地停下了飲食,一起看向陳望。 

 只見陳望接著道:“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由此可見舉兵征伐以後勤為主,只有準備充分了以糧草為主的各種軍需才能安心打仗,沒有後顧之憂。”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陳望接著道:“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什麼是糧不三載?就是糧食不能再三轉運,你看北伐大軍糧食補給路線曲折婉轉,一路開渠到清水再折回東南沿黃河而下,這是大司馬所犯錯誤之一;‘因敵於糧’,就是深入敵後之時糧食得從對方那裡就地獲取了,而大司馬還是依靠那個石門的袁真,這是他犯的錯誤之二。有此兩條,最後潰敗也是必然的。” 

 幾個人都是久經戰陣之人,對陳望的說法深以為然。 

 陳望倒滿酒,自顧自地喝了一口道:“桓溫第一次北伐,我在父親書房中看到父親寫的日誌,他老人家提到桓溫兵分四路,親率主力從江陵取道武關;司馬勳率軍出子午谷;桓沖水軍出襄陽;王擢出兵進攻陳倉;聲勢浩大,銳不可當,但最後由於氐秦堅壁清野,孤軍冒進,且猶豫不前,不能速戰速決,最後斷了糧草,大敗而歸。” 

 朱序拍案道:“哎!要是換了太——” 

 旁邊桓伊偷偷地在他肋下打了一拳,他意識到不對,提及太尉來,會勾起陳望和眾人的傷心之情。 

 遂改口道:“廣陵公帶領我們北伐,此時,我們已經在鄴城過元日節了,哈哈哈……” 

 陳望謙虛道:“我年紀尚輕,將來也要仰仗諸公輔佐,我們勠力同心,收復失地,再造江北大好局面。” 

 “好!就盼著這一天呢!”朱序端起酒盞來,大聲道:“我們一起敬廣陵公一杯,祝我們兗州大軍將來所向披靡,天下無敵!” 

 說罷,大家一起舉盞,一飲而盡。 

 喝完後,四人將酒盞在炕几上重重一頓,一起摟著脖子,唱起了陳望在當初在歷陽聽到的王蘊和江卣唱的兗州軍戰歌。 

 “與子征戰兮,路漫長。” 

 “同敵愾兮,共死生。” 

 “與子征戰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兒。” 

 “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歌聲渾厚而又雄壯,衝出了守陵房舍,迴盪在漫天大雪的除夕之夜。 

 陳望聽著他們的歌聲,看著窗欞外那漫天大雪。 

 醉意朦朧間彷彿看到了一名銀盔銀甲,殷紅戰袍,胯下紫驊騮,手持黃銅大砍刀的大將,威風凜凜,如灌江口顯道二郎神下凡一般,帶領著一支精騎,雪夜長途奔襲在淮北平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