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爵 作品

第155章 耶穌受難

 第二天一早,他們就來到了聖墓教堂。和之前熱情地給白天講解歷史文化的表現不同,這次盧琳娜一路上都沒怎麼跟白天說話。白天也識趣地自己用手機查找資料,他心裡明白,盧琳娜一定是為了前天晚上被自己拒絕而生氣。 

 聖墓教堂,又稱“復活大堂”,耶穌墳墓所在地,基督教聖地。位於猶太國東耶路撒冷舊城。聖墓教堂是耶穌基督遇難、安葬和復活的地方,也是苦路的終點。傳說耶穌被害前,就是沿著“受難之路”揹負著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艱難地走向刑場的。 

 許多基督徒認為,教堂的基址即是《新約》中描述的耶穌基督被釘死的地方,即各各他的所在之處,而且據說耶穌的所謂“聖墓”也在其中,他們因而對此地頂禮膜拜。從西元4世紀開始,教堂即已成為一處朝聖的重要目的地。 

 時至今日,教堂是耶路撒冷牧首的總部,而建築本身則由三個教會(拉丁禮羅馬天主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愛琴海國正教會),六個宗派(羅馬天主教會、愛琴海國正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沙姆國正教會、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科普特正教會)共同管理。 

 據《聖經》記載,基督教救世主耶穌傳教時,遭祭司和貴族所嫉恨,被猶太教當局拘捕,送至羅馬總督彼拉多處,後判為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死後3天覆活,40天后昇天。 

 4世紀初,羅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希拉娜太后巡遊至耶路撒冷,下令在耶穌蒙難和埋葬處,建造一座教堂,即後來的聖墓大教堂。因大教堂地基一部分為耶穌墓地,故奉聖墓大教堂為聖堂。這一巍峨的建築分為三部分,包括墓上的復活教堂、宏偉的長方形的受難教堂和岩石上的十字架。 

 614年大教堂遭火燒燬,後經修建。11世紀初,大教堂被拆,後經拜占庭皇帝下令重建。12世紀,十字軍入耶路撒冷城,將此改建成一座羅馬式長方形教堂。 

 聖墓大教堂中央大廳中的石碑,象徵著人們視為聖城的耶路撒冷。大教堂中具有許多傳說性的神聖遺蹟、遺物和遺址。基督教徒不分教派和所屬教會,都將耶路撒冷奉為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