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552章 皇家公屋中的包金陵

 穿著藍色工服,胸前卡著工牌的電報員看著眼前這個穿著普通的年輕人,第一時間就給對方安排起了國內的套餐,其中漢州以內,兩分錢一個字,過了漢州三分,過了落基山脈四分,如果是跨國就是五分,可以說這個定價簡直就是將利潤拉到了極限。 

 “啊……” 

 “收廢品,不行不行,我家就在這附近,收那玩意不就是大家都知道了嗎??” 

 電報員的將紙筆放在了櫃檯上,此刻態度比剛剛好了很多,畢竟敢花大價錢去發洲際電報的人本來就不多,一個月其實也遇不到是三十回,哪怕一次賺的不多,但是卻是他們業績的表現,同時一座城市和海外聯繫的越深,越頻繁越證明其經濟的繁榮,對於上面的那些大人來說,這些又何嘗不是成績呢,包裝好了,那就是點睛之筆了。 

 “又白乾了!!” 

 電報員口中的轉路,其實就是電報線,作為跨洲電報,為了安全起見,也怕無線傳播中電報信息的丟失,所以還是選擇了最穩妥的電報線路,而因為沒有直接抵達非洲的電報線,所以要先通過大西洋電報,再轉到蘇伊士運河,最後通過蘇伊士運河的電報網路,傳遞到遠在海州島,雖然很是麻煩,但卻是目前最穩妥,最不容易被監聽的,最好的傳遞信息方式。 

 道德素質很高的孩子摔倒在了公廁門口。 

 看著這個眼前全身上下都不一定有電報貴的年輕人,電報員壓著聲說道:“先生,它很貴的……” 

 “小包,你家衣服我收了,你是不知道,剛剛的雨有多大,幸好我收了,要不然就要完蛋了……” 

 叫好的原因是它的出現滿足了一批社會地位低,收入不高人的住房需求,不好的則是嚴重衝擊到了主流房地產市場,前些年漢國房價的大跌,其實就和越來越多的公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電報員這次的態度異常的恭敬,畢竟人這個動物就是這樣,看人下菜碟,有時候雖然低俗,但這就是現實。 

 聽著電報局內的“滴滴”聲,包金陵看似淡定的喝著剛剛女招待送來的咖啡,其實心裡已經緊張的要死,他明白,一旦這份電報被髮出去,甚至被回信,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算了,算了,老老實實幹活,認命吧!!” 

 如果說這些都不算什麼的話,那麼對於公屋的申請要求提高,以及加大的申請過程中的等待,成為了漢國這幾年的必工程,甚至每個月都要拿到報紙上,做一下討論。 

 其中討論最多的就是“該與不該”,不該就是保持公屋原來的“和善”,爭取惠及更多的人,其實說好聽是惠民,說難聽就是“迂腐”,根本不知道變通。 

 “給……” 

 “你好先生,電報因為需要轉路的原因,所以會有時效的延長,還請您耐心等候……” 

 “先生,請您寫下需要發的內容……” 

 金山電報局…… 

 “是國內的哪個地區??” 

 甚至出現了公屋男女娶不進來,嫁不出去的現象,這一切都是因為此刻漢國的輿論的導致,不能說這種極端的奮鬥就是好,但是對於一個正在高速發展的國家來說,國家強大的上限,恰恰取決於這個國家的人,是否有奮鬥心,是否能偶忍受工業上產的時的枯燥和痛苦。 

 “都是些什麼東西,黃金期貨上漲和老子有什麼關係,我像買的起黃金的人嗎??” 

 包金陵對著三樓那個光著膀子,幫他們家收衣服,揮了揮手,隨後便在鄰居一聲聲招呼中,走進了二樓的“十七”號住宅。 

 “非洲,海東公國,發給當地的一家叫青山海運的公司……” 

 看了半天報紙,包金陵硬生生沒有從中看出點什麼,甚至他都懷疑那個叫“杜超仙”的王八蛋,是不是騙他們的,單純就是來賣書賺錢。 

 就像是放鬆了一樣。 

 “不,我要跨洲電報!!” 

 當電報員接過電報紙後,瞄了一眼,看到那工工整整的文字,以及標準到極點的標準符號,以及那個最後頭楷書一樣的“包金陵”,尤其是前面的經理職位,在看這個年輕人時,已經將對方當成了一個被家族拉出來歷練的大家族少爺,而且很可能是能夠繼承家業的大少爺!! 

 “先生,您稍等……” 

 包金陵最終還是將希望放在了報紙上,畢竟那位杜大亨當年不就是從報紙上找到商機,賺到人生當中的第一桶金的嗎?? 

 沒道理人家行,他不行,更何況他還叫金陵,雖然是因為他老家就是金陵,他們全家更是二十來年前就從金陵移民漢國了,後來雖然因為一些陰差陽錯的原因,在金山這座當年第一座登陸的城市定居了,但是包金陵至今還記得他爺爺死之前說的那句話;“你是在紫金山山腳上出生的,要知道那地方是什麼地方,那是朱元璋當年登基稱帝的地方,我找先生給你算過,你這輩子大富大貴,財庫都要漫出來了,你要振興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