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502章 大清:新時代洋務

 “回稟恭王,共有新老士子一百五十餘人,挑頭的是一個姓範的老士子,餘者則是兩個年齡不算太大,但也有秀才功名的年輕士子。”

 至於老秀才和那兩個年輕士子,一個被判了斬立決,剩下兩個也被流放至關外。

 “恭王,這是最近各地的反對奏書,一部分進了宮,還有一部分到您這了……”

 如果說看到奏書後的恭親王,還只是不屑,那麼聽到有一群人跪在王府門外,搞“勸阻”那一套的時候,恭親王就實在忍不住了:

 “恭王,外面還一群跪在地上的士子,您看……”

 “諸位,諸位都是朝廷棟樑,何必如此逼迫恭王……”

 消息流出後,一時之間,恭親王府內人潮竄動,無論是地方還是京內,都在打探這個洋務的真實性。

 是啊,“聖人”“天下”這個藉口,永遠都這麼好用,好用到,哪怕到了現在,這群秀才們,依舊可以拿出來用,甚至用的更加得心應手了!!

 而上書的對象,自然是那位連門都沒有出過的聖君“同治皇帝”。

 管家心裡暗罵,表面上卻很和藹的表示:“朝廷自然有朝廷的章程,這今天有了,明天還怕沒有了嗎??”

 “諸位,諸位不要心急,剛剛恭王說了,科舉一時半會還不會出事,讓大家先回去,回去後好好讀書,沒準下次就考上了……”

 在那些寫給同治皇帝的聯名書中,動不動就是“天下蒼生”“億萬士子”這些讓人聽起來,就感覺大氣的詞彙。

 甚至還發出了:

 貢院內,有關“洋務”的謾罵還在繼續,他們用最大的惡意來揣測這個讓他們這段時間,提心吊膽,茶飯不思的洋務。

 ………

 “兒臣叩見皇額娘,祝皇額娘福如東海,壽比天齊!!”

 年少的同治皇帝,跪在慈寧宮內,光滑的地板上,感受著膝蓋上的“冰涼”,表面沒有任何反應,甚至更加恭敬了。

 “皇帝,起來吧!!”

 坐在上方的慈禧打量了幾下越長越大的同治皇帝,隨後便抬起了她那雙過半都是長指甲的秀手。

 “謝皇額娘!!”

 同治起身的時候,小德子很聰明的搬來了一張椅子,剛剛好就在慈禧的下方,同治皇帝剛剛坐下,就給人一種“審訊”的感覺,甚至還不如剛剛站起來的那一刻。

 “皇帝,最近學的怎麼樣了,那幾位知洋務的師傅,都給你教什麼了??”

 慈禧喝了一口宮女遞上來的茶,不著痕跡的對同治皇帝問道。

 “回稟皇額娘,師傅們給兒臣講了法蘭西,英吉利等國變法的經歷,其中一條君主立憲,兒臣不敢苟同……”

 說著說著,同治就將君主立憲是什麼玩意,全部都說給了慈禧聽。

 慈禧聽後大怒,臉色冰冷的說:“這幫傢伙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然妖言惑君!!”

 “我看他們這分明就是圖謀不軌,妄圖以臣代君!!”

 慈禧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這些年的歷練,也讓她多少學到了一些東西,其中有關於皇權的東西,學的最精,君主立憲這種“包藏禍心”的東西,她一眼就看出來了。

 “皇額娘息怒,師傅們也只是在講課的時候提了提,兒臣也只是聽了聽……”

 同治很聰明的將自己摘了出去,畢竟提出來的人才是真正的壞蛋。

 果不其然,慈禧聽到這話更加憤怒了,甚至直接說出:

 “這幫人一個個都是狼子野心,依哀家看,都該趕出去,一個個的,都是禍害!!”

 聽到要將那些人趕出去,同治表情突然複雜起來,隨後開口:

 “這洋務終究是要辦的,外面的人都在看我大清走勢,若是這個時候將他們趕出去,恐怕失了人心……”

 “皇額娘,不如這樣,將他們安置在園子內,明面是教學,實則兒臣幾天才去一次……”

 聽著同治皇帝的建議,慈禧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隨後好似想到了什麼補了一句:

 “記住,次數不能多了,以免被那些人蠱惑!!”

 “皇額娘放心,兒臣自是有數!!”

 同治皇帝聽到可以去園子的時候,臉上本來還算正常的表情,瞬間出現了喜色,只不過很快又消失了,對著慈禧的時候,依然是那副老實孩子的模樣。

 “皇帝,最近都說要搞洋務,你怎麼看,我大清真的到了非變不變的時候了嗎??”

 高處的慈禧靠在椅子上,俯視著下方的正襟危坐的同治皇帝,給人一種“審視”的感覺。

 “回稟皇額娘,兒臣以為,這變不變的,不是兒臣說了算,還得由皇額娘和諸位軍機處的大臣來說……”

 “不過兒臣斗膽詢問皇額娘,此時我大清,比之漢寇如何??”

 如果說第一句話,慈禧聽的還很受用,那麼第二句就完全是在慈禧的心口捅刀了,別人不清楚當年咸豐皇帝是怎麼死的,作為枕邊人,她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在聽到“漢寇”“漢國”這樣的字眼的時候,慈禧往往會很心煩,總感覺這兩個詞是什麼不祥之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