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440章 信息和芝加哥

 要知道,在漢國做什麼事都離不開計劃,如果一支部隊,乃至一件武器,沒有被納入計劃,基本也就宣告它的完蛋,哪怕最後弄出來了,在沒有取得成績前,大概率都是要邊緣化的。 

 除了這種,還有對內部安保條例安排,最早漢軍,是有什麼對口號,巡邏之類的安全行為。 

 所有信息加起來一篩選,都是一些簡單的“增員”“兵力”“炮彈”“補給”等大眾的軍事信息,且這些信息基本保持每十分鐘一換代,甚至五分鐘就大變樣的信息傳遞。 

 既希望它有價值,但又害怕它全是廢話,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監聽資源。 

 而第二種信息,其實就是各種雙方之間的“雜音”,這部分雜音其實也是最具有實戰價值的,因為大部分戰爭,其實都是發生在團營這個級別,這一級別,剛剛好就是雙方都可以調整,但又沒有那麼多掣肘的程度。 

 而第三種級別的信息,那就是真正的“信息寶石”,其中的複雜程度,幾乎超過了前兩個情報的幾倍。 

 如果說第二級的電報通訊密碼本,是以每七天更換一次,那麼第三級的密碼本,就是四十八小時一換,甚至為了讓對方偵聽不出來,還使用了大量的亂碼,而真正的信息,往往就在這部分亂碼夾層之中。 

 這種近乎變態的電波,基本上將漢軍最高層的秘密,鎖死在了“電報機”內,甚至用漢軍新任情報參謀闞右嘉的話說就是: 

 “就算我們把一份完整的密碼本,送到美國佬的手裡,他們也不可能發現我們的密碼,因為有時候就連我們自己,也看不懂自己的電文!!” 

 雖然是自嘲,但也可以看出目前漢國軍隊,對於信息的保密。 

 就像劉宇視察密西西比河戰場時,丁尉所介紹的那樣: 

 “所謂君不密,而失其臣,國家大事尚且如此,所謂電報,也應當如此!!” 

 而劉宇同樣在給劉鵬的奏報中用“電報,國家柱石,軍中風耳”的話來形容電報對於漢軍的重要性。 

 也是在真的要一個情況下,整個漢國對於電報局的投資,以及學習電磁學的補貼。 

 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信息”,在如今交流越來越頻繁的世界中,作為交流載體的信息,就按大家相互瞭解,最好的方法。 

 這是目前歐洲媒體越來越頻繁的報道漢國,乃至美洲展具的主要原因,不是他們有多麼在乎美洲,單純就是因為信息傳遞的方式變了。 

 如果放在原來,一場幽州之戰,可能要在一個月後,才能在歐洲普及起來。 

 但現在則不同了,信息傳遞的進步,使得整個歐洲,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美洲戰爭的具體情況,甚至他們獲得的消息,比漢美雙方自己的信息還要精準。 

 這就是信息的魅力,他將去全人類的距離,好似一下子都縮短了,甚至給人一種,美洲就在身邊,歐洲就在隔壁的感覺。 

 也是因為這樣,信息的安全性,才是如此的受到重視。 

 甚至漢國內部,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叫“信息部”的機構。 

 這個機構,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幹什麼的,但其實他真正的權利,基本是包括包括電報局,對境內電報波動,做出監督等。 

 雖然這種行為被某些熱愛自由的人戲謔為“竊聽”,但確確實實將漢國當前混亂的信息,做出了最好的“整合”,甚至在那些規定出臺後,不僅沒有受到阻止,反而受到了歡迎,畢竟無論怎麼說,信息都規範,無論是對於行業內的從業者還是什麼所謂的“安全”,都屬於這個真實世界的一部分。 

 就像現任信息部長艾清庭所說的那樣: 

 “如果說軍隊對信息的重視是一種來自戰爭的壓迫,以及對信息的保密要求,那麼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信息就是他們的一生,毫不懷疑的說,他們就是信息的一部分!!” 

 而對於這場戰爭來說,信息,甚至有時候高於某些所謂的“勝局”,信息戰,已經成為了目前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滴滴……” 

 電報員不斷的用手指擊打眼前的電報機,而在另一邊,另一名戴著耳機的電報員,正在用鉛筆飛快的記錄著剛剛從密西西比河西側傳來的消息。 

 “丁帥,目前我軍已經基本完成了調轉,已經具備對五大湖地區,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能力!!” 

 “但是考慮到後方的那些牛皮糖一樣的密西西比河守軍,我認為應該以謀而後動為主,緩緩入局,而不是應該直接打進去,這樣會讓我軍喪失很多先機,以及戰略主動的權利!!” 

 許昊看著對面的丁尉,一邊說,一邊拿起桌上的指揮棒,不斷的沿著密西西比河沿岸滑動,帶起了一道道用黃沙鋪就的彎曲道路。 

 “如今戰局很明顯,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就是美軍最後的兩道防線……” 

 “我軍無論打哪個方向,都會遭受兩個方向的夾擊,雖然目前密西西比河美軍看起來要比較老實沉穩,甚至有些猥瑣,一味的在陣地內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