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299章 軍工產業與新槍

 至於什麼時候夢想成真,那就要看局勢了!! 

 綜上所述,懷有“惡意”的法蘭西,也不是合作的目標。 

 如果再排除掉,根本不會提供任何幫助的奧地利和普魯士,甚至是“悽慘”的沙俄。 

 暹羅驚訝的發現,他們竟然找不到合作的對象。 

 最後的選擇就兩個,漢國或者英國,這種二選一的情況,其實很得罪另一方,作為“騎牆派”的暹羅就是再傻,也不可能幹出這樣的傻事。 

 如此,選擇一家不那麼官方,又不能那麼讓人“聯想”的軍火公司,就成了必然。 

 最終,金鋒軍工出現在了暹羅人的眼前。 

 這家公司最厲害的就是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產品。 

 對,你沒有聽錯,他沒有任何屬於自己的發明創造,甚至連生產線都沒有。 

 全都是所謂的“貼牌”產品。 

 如果把金鋒軍工比做一家服務商,那麼漢國其他的軍工企業就是他的採購商,或者說是產品供應商。 

 這家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了那些“知名”企業在某些場合不能下場的優勢,作為白手套,在中間進行套利。 

 也是因為這樣,需要先進武器,但又不能有過多接觸的金鋒公司,就成了暹羅唯一的選擇。 

 兩年前,當第一批印有金鋒匕首標誌的“貼牌”擊發步槍,送到暹羅後,正式開啟了金鋒公司在東南亞多個地區的“生意”。 

 而英國人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心知肚明”,但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 

 既然暹羅在不和漢國過多接觸的情況下通過下游渠道獲取武器,雖然不是英式武器,很讓英國人不高興,但最起碼沒有直接倒向漢國。 

 如此,大英帝國的體面,就還可以保持住。 

 對於目前“如日中天”的英國來說,有時候面子要比裡子更加重要。 

 而金鋒軍工也靠著這次的“勝仗”,徹底打開了“新世界”的道路。 

 在非洲,你可以看到兩個部落使用著“貼牌”槍互鬥,也可以看到那些非洲土著拿槍反抗殖民者的身影。 

 也是因為貼牌槍,這些武器的來源,根本就無法判定,哪怕那些殖民者心裡知道,也只能查,很難禁止。 

 當然,光靠武器銷售,金鋒軍工不可能幹到如今漢國軍工企業第三的程度。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資源”。 

 或者說戰爭中的“交易”。 

 在某個東南亞地區,當地的割據勢力,會將一部分資源,劃給金鋒軍工,以此換取武器支持。 

 在非洲,伱可以看到土著拿著鑽石,象牙來換取武器。 

 這其中的溢價,往往是非常恐怖的。 

 而如此多的“黑幕交易”,也讓金鋒公司以每年三千五百萬的營收擠進了漢國軍工企業的第三名。 

 第一名則是最龐大,最複雜的雷神集團,全年營收超過七千萬華元。(主要來源是軍方訂單,以及海外合法軍貿訂單,原來那些不合法的,因為種種原因,被金鋒軍工拿走) 

 第二個則是九原重工,該公司主要經營動力系統,軍用鋼材,艦炮等武器系統,專門服務海軍,以及其他國家,全年營收超過四千三百萬。 

 第三也就是金鋒軍工這家後起之秀。 

 第四則是提供機床的紅山機械。 

 至於剩下的幾家公司,基本就是做為配套企業存在,不具備上榜要求。 

 (最早是雷神,紅山,九原,後來紅山進行轉型後,對軍工的需求降低,民用市場增多,排名有所下降) 

 金鋒軍工,其實也是整個漢國軍工產業的一個縮影。 

 就像漢國的國力力量一樣,有“光明”的一面,一定有“黑暗”的一面。 

 畢竟,想要賺“髒錢”,就需要白手套!! 

 ……………………………………… 

 “駱總,這是有關飛劍十號的文件,需要您簽字。” 

 接過秘書遞過來的文件,駱飛鴻仔細看了看,隨後抬起頭詢問: 

 “十號工程的進度最近怎麼變快了那麼多??” 

 “是這樣的駱總,最近一個姓夏的年輕工程師,解決了供彈問題,以及其他幾處設計缺陷……” 

 聽著秘書說起那位夏工程師,駱飛鴻這才有了點印象。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對方應該剛剛入職不到半年,去年才從帝國大學機械系畢業,沒想到這麼快就做出了成績,倒還算個“人才”。 

 心裡想著日後要多關注“年輕人”,嘴上卻說: 

 “年輕人,還需要磨練,不能有點成績就驕縱,這樣,你去看看有沒有最近有沒有什麼崗位騰出來,給他安排一個……” 

 “如此,也不算虧待!!” 

 聽到這話的秘書,立馬明白這是要“重用”的節奏,立刻表示: 

 “有,就在研究所那邊,正好缺一個高級研究員。” 

 駱飛鴻聽後,點了點頭,算是表示了同意,隨後開口問道: 

 “樣槍出來了嗎??” 

 “出來了,現在正在實驗!!” 

 秘書沒有絲毫的猶豫,畢竟幹他這行,什麼事,都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