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阿三 作品

第54想攀高枝?沒門!

 這倒是事實!現在的社會,黑暗透頂,到哪裡去找清官吶! 

 “要不你要你伯母出面,只要澄清了事實,那古墓真不是三弟指使挖的,不就完了嗎?”甘牯子說。 

 甘史氏一聽也對,伯母為親侄女的事,找女婿說點事,舉手之勞而已,應該會幫忙的。 

 而見自已的伯母,不須提太重的禮物,倒是有土特產最好。 

 於是甘史氏問丈夫:“哎,當家的,我們正陽關什麼東西最出名?” 

 甘牯子見老婆問正陽關出名的東西,就答:可多了。可是它能幫上忙嗎? 

 甘牯子說,我們正陽關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繁榮的商貿孕育出眾多的民間藝術形式。這些民間藝術宛如一幅動人心魄的美麗畫卷,給人以無限美好的藝術享受。 

 其中最著名、最精彩、最能體現正陽民間藝術魅力的,當推“抬閣”“肘閣”,被譽為“沿淮民間藝術二絕”。 

 甘牯子問老婆:“你是想請你伯母來正陽關看抬閣?” 

 “請她看戲她不一定會來。要是有什麼特產,小吃什麼的話,送一點有名的東西,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甘史氏說。 

 甘牯子說:“名優特產品有:正陽繡品,肖氏瓜子、成氏麻油、蒿子、蜆子、召鳥子,淮王魚等,農產品有優質小麥、水稻、大豆等。” 

 甘史氏見丈夫像背書一樣,遂笑著說:“當家的,我伯母已然是官眷了,有身份。我看這樣吧,從你所說的特產品之中挑選幾樣,她能接受,我們又買得起的,如何?” 

 “行!”甘牯子很爽快,“你說要哪樣?我去買。” 

 “唔,正陽繡品高檔,有氣派,我伯母肯定喜歡。在吃的方面麼,對,就送正陽出產的大米!好嗎?” 

 “正陽繡品屬高檔產品,價格顯然不菲。正陽出產的大米優質,做出來的大米飯噴香。行,聽你的,就選這兩樣吧!”甘牯子拍板表態。 

 正在他們商量妥定的時候,忽然兩個孩子跑進來,大聲嚷叫:“噠噠,媽咪,街上來紅軍了。紅軍叔叔好英武,紅軍姐姐好漂亮耶!” 

 “紅軍?這麼多年沒聽到,現在又來了?”甘牯子彷彿記得,那年壽縣城邊的瓦埠湖暴動,暴動隊伍就打著紅軍游擊隊的旗號! 

 他跑到街上一看,果真是。街上秩序井然,人們喜氣洋洋。聽說只有國民黨的鎮長,商會會長跑了。 

 甘牯子想叫救人的事,於是立即去購買繡品。大米太沉,不好攜帶,最後還是放棄,改為買西正陽的蔥餅。 

 準備齊當,當下甘牯子就將鋪子交於兩個徒弟,將一雙兒女交於自已在正陽城裡的妹妹,孩子的姑姑帶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