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在漫步 作品

第419章 要塞防線與巨炮

 莫白本來還在疑惑為什麼亞當讓安德魯教授交給自己這些能源相關的資料時,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連忙回房間打開了系統的界面,在裡面有三個標紅的原型技術提示,那是亞當認為有可能威脅到地球上那少數幾個超級生物的相關,只是它的解鎖條件是需要把神蹟機關順利轉移出來。看著這一切都是亞當計算好的,它在用各種方式降低莫白獲得這幾項技術的難度,不管是瓶蓋的數量還是相關的技術鋪墊。 

 等到莫白看到那三個標紅的技術項目之後,隨著他的閱讀,他的嘴也越張越大,然後嘴裡就只有臥槽這個詞了。 

 第一項是最簡單的,那就是原有電磁炮技術的放大版,技術難度倒不是很大,與其說是新技術,倒不如說是全面的改進升級,這項技術涉及到電磁軌道發射技術的能源供應,軌道材質,炮彈技術,目標鎖定技術等各種相關的分支技術項目。 

 最重要的是,這些技術非常全面,而且涵蓋了全系列各種電磁武器,也就是說從最基礎電磁步槍到戰列艦上的艦用電磁炮,甚至包括了磁軌道長度超過兩百米的超巨型要塞電磁炮的原型。 

 戰列艦的200毫米電磁炮也就算了,也不過是現有電磁炮的三倍口徑,可以將一噸重的炮彈發射到數百公里之外。 

 但是那最後一項的超巨型要塞電磁炮,兩百米長的炮管,口徑超一米,射程兩千公里,炮彈重量可以達到最重的十噸,這tmd那還是炮嗎?一打就是一整個地圖好不好,妥妥的一個地圖炮。 

 怪不得亞當要想盡辦法把能源技術先給他解決了,超大型核聚變反應堆,氚元素的海水精煉技術,加上異質礦“雷金”的超導合金這才只是解決了能源和能源超導輸送問題,其他的技術難關還多著呢。 

 電磁炮的口徑為什麼一直都在100毫米之下,那是因為太多的技術關鍵在卡著呢,就連105毫米的電磁炮,北美電磁炮技術最好的華雷斯也沒能造出來,他們同樣是被卡在了85毫米的門檻上,更大的電磁炮不是簡單的放大體積尺寸就可以了,就用最低級的能源輸送來說,發射的炮彈質量每提升五公斤,需要的發射能量就會直接翻十倍左右。 

 一隻十毫米電磁步槍可能只需要一顆一號電池大小的核能電池就能發射數百發子彈,但是厚背蜘蛛身上的二十毫米電磁炮需要的就是保溫壺大小的核能電池,口徑到了五十毫米時,電池的重量就不得不裝上15式輕型坦克了,85毫米電磁炮的運載車目前只能用奇美拉大型裝甲車才可以勉強裝得下。按照華雷斯的計算方法,如果電磁炮的口徑加大到105毫米,恐怕就需要聯盟的北方號陸地機動平臺那種巨無霸才能帶的動了。 

 如果沒有技術的升級迭代,只是用現有的技術來做一門500毫米電磁炮的話,恐怕整個北美大陸現在的核融合反應堆加起來都不見得能供的上它所需的能量。 

 在看看剛到手的超巨型核融合反應堆的數據,一臺這種超大號的反應堆可以輸出的能量就是原來西部聯邦最大的核融合反應堆的二十倍,甚至可以說,一臺這樣的新型反應堆,就可以供應整個舊西部聯邦三個洲所有城市和軍隊的能源供應了,如果細算一下,只要三臺這樣超巨型反應堆,整個北美洲加上中美洲所有兩千萬人的能源供應就都不愁了。 

 這可不是一座兩千萬人的城市,而是整個大陸,還有無數用電力供應的載具,飛機和無數的自動化工廠。至於亞洲的聯盟,按照現在的能耗來看,一臺就能完全滿足整個亞洲聯盟的需求了。 

 即便如此,這樣的反應堆依然是隻夠這門大炮開一炮的,要想第二炮充能,至少需要二十四小時才能充滿,如果炮管的電磁軌道不升級的話,一炮就能讓它報廢。如果想縮短冷卻時間和再次充能,至少還要再配多兩臺這樣的反應堆。 

 這局面看的莫白直接沉默了,光是興建三臺這樣的反應堆,莫粗略算一下資金,原材料還有人力都是個天文數字,如果是用系統直接花瓶蓋造出來的話,一臺就是五千萬瓶蓋,即便是現在財大氣粗的莫白也是連連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