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在漫步 作品

第17章 訓練和自製炸彈

 清理屋頂和院子的積雪並不複雜,用掃帚清掃一下,然後用壓縮空氣清理屋頂上太陽能電池板上的雪渣和灰塵,至於院子裡的積雪現在落雪很少,所以略微一打掃就可以了。然後紅依回屋打掃整備室,莫白則帶著裝備外出巡邏。

 看著莫白穿著一身帥氣的裝備,尤其是手中的復古步槍,李紅依也是一臉的羨慕,直呼也要來一套。莫白想了想,說如果上午她把活都幹完了,下午可以教她使用武器,這點可算是戳到她癢癢點了,紅依一臉興奮的跑去幹活去了。

 莫白笑了笑,本來他打算明天再訓練紅依的,提前半天倒也沒什麼問題。

 中午的午餐是土豆燉牛肉,新鮮的土豆早就吃完,文琪是從倉庫中找到的罐頭土豆,相比之下肉類倒是十分豐富,冰櫃裡的肉類豐富而且能長時間保存,按文琪的說話,如果只是他們三個人吃的話,即使天天只吃肉,也足夠吃一年的。要是隻是定量吃的話,他們是在這些肉腐壞前是沒辦法消耗掉它們的。

 知道自己的儲備十分充足是件好事,莫白更想在合適的時候把多餘的肉類食物交易出去,換來避難所更加需要的物資。他記得一年之後,在東北方向的十幾公里之外,有一處眾多幸存者用來交易的聚集地,名字叫北關。周圍的數十個小型倖存者據點都在此以物換物,因為沒有貨幣,而且這裡的交易相對公平一些,很多時候,即使機場鎮這樣的大勢力也有相對短缺的物資需要來這裡購買和交易。

 莫白當時作為機場鎮的搜索隊長之一,去過兩次北關集市,對那裡可以說是印象深刻,那裡的非常典型,是京都的倖存者聚集地中非常有特點的存在。

 聚集地中商業氣氛濃郁,規矩也很簡單:聚集地內不得偷竊搶劫殺人,交易不得強買強賣,違反者將會受到嚴懲。

 初期有不少掠奪者和強盜對這些規矩不以為然,認為都末世了,誰還在意什麼秩序和規矩,但是北關的領導者展示了非凡的手段將不守規矩的鬧事者鎮壓了下去。而北關也成為東部地區最知名的中立勢力。而北關的領導者也就是後來的十大高手中的第三“北關刀”。

 “北關刀”這個綽號可以說是名副其實,此人姓關,主要的武器是一把長刀,據稱曾經一人一刀屠盡當時赫赫有名的掠奪者據點“血色大樓”,殺光裡面近二百人的掠奪者團體。一戰成名。

 京都十大高手中,“北關刀”名列第三,和第一第二同為九級巔峰強者,甚至有人說他之所以屈為第三,只是因為西山基地市和機場鎮的整體實力和背景比北關強,並不是他的個人實力比前二人弱。

 莫白沒有見過“北關刀”,倒是和關的二把手徐振山有點交情,知道東邊的通州在末日之後非常混亂,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政府疏散計劃有疏漏,通州面積頗大,分配的疏散車輛嚴重不足,結果有數百萬的平民沒有來得及疏散,當第二批核彈落下時,當地傷亡及其慘重,這也間接影響了通州的倖存者普遍對於有官方北京的西山基地市和機場鎮有相當的不信任感。

 如果時間線沒有錯的話,現在通州範圍內應該還有數十萬的倖存者,不過他們想不到的是,好不容易在核冬天倖存下來的人們,很快就要面對從核爆區內洶湧而出的輻射喪屍潮。

 當時第一批核彈落下時,主城區內大約有一千多萬人,其中四分之一直接灰飛煙滅,剩下的人主要死於高濃度的輻射物質,沒有人想到的是,強烈的輻射之下,屍體開始發生變異,死去的人再次站了起來,憑藉著變異生物的本能開始四處狩獵覓食,輻射喪屍本能的待在輻射區,但是隨著高輻射區內可以尋找到的食物和物資消耗殆盡,這些輻射喪屍開始向外遷徙,形成屍潮。

 整個核爆輻射區內死去的屍體催生出超過四百萬的輻射喪屍,這些喪屍向四面八方前進,有著大量人口的通州區也是屍潮的主要方向之一,往這個方向而來的屍潮規模大約是九十萬。結果是一個月之內,通州區的倖存者人數由三十萬左右直接降到了十萬人不到。比起由政府警察和軍隊防守的軍事基地和機場,平民散落的社區裡,缺乏避難所,也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他們只是這個時代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