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多出來的審核流程

  因此這一次國視果斷派出了以兩位副臺長為首的談判團隊,在態度上就已經表明了他們勢在必得的震懾力。

  這兩位就是均跟劉清山有過良好合作的第二副臺長張魯民,第四副臺長於是希。

  即便是兩人身後的談判團成員,也個個都是他的密切合作對象,甚至包括了跟項目沒有多少實際聯繫的綜藝頻道主管孫文斌。

  而且他們此次的前來,明顯是提前做過攻略的,就由孫文斌從跟雪域合作的下兩個項目談起來。

  “《國家寶藏》目前由於奧運會的原因,具體進度遇到了些影響,但《舌尖上的華國》項目已經通過了審查程序並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肯定。”

  面對著他的開場白,劉清山持笑以對:“前一個項目即使在貴臺也是個聲勢浩大的節目,牽扯到的相關單位眾多,更是有眾多傳世之寶的分量加持,已經註定了流程的過度繁瑣和複雜,拖後製作也完全可以理解。”

  孫文斌點點頭,“《舌尖上的華國》就簡單多了,不僅你們雪域早就完成了整個後期,還有你的親自擔任解說員,這檔節目已經初步制定了上播日程,就在小年的這一天,由一套晚上九點黃金檔的《魅力紀錄》欄目首播,第二天還有上下午各一次的重播。”

  即使早有心理準備,劉清山還是感到了意外:“居然給安排了這麼好的時間段,看來我們的節目一炮而紅形勢看好!”

  他的足夠信心可不僅僅只是嘴上說說,而是有充分的歷史依據的。

  原版從第一季首播開始,就如同一股狂風,席捲了五湖四海吃貨的味蕾,而且是讓整個華語國家和地區都在看瘋狂的跟風,而不僅僅發生在內地。

  這一點的具體體現就是前一晚的播出內容,轉天就能讓片中所涉及到的飲食品類或相關產品第二天就賣斷了貨。

  而且拍攝鏡頭的細膩清晰,色彩明快,尤其是鏡頭角度、鏡頭轉換邏輯以及聲畫配合上都給人舒服甚至震撼的感覺,讓人身臨其境,猶如在親自跟隨美食從選材到成型的整個過程。

  正是這些藝術上的修飾,使得“舌尖”自從一播出就讓人耳目一新,一幀幀畫面觀來如飲甘露。

  可見舌尖的製作團隊有著深厚的技術功底和敬業精神,所以說,製作團隊應當是頭功一件。

  再就是播放內容了。

  小說通常要比教科書好看,我們學生時代都有這樣的體會,看教科書讓人昏昏欲睡。

  而看一本小說則能深陷其中,甚至通宵達旦,原因就在於教科書講的是理論,而小說講的是故事,而人們更喜歡看故事。

  以往的美食紀錄片不免會落入這樣的俗套。

  要麼是找一個所謂的美食家,尋得一個所謂的老店,品咂之後嘖嘖稱讚,然後用一句外酥裡嫩,令人陶醉之類的話打發觀眾。

  要麼就是找一個技術高超的廚師,一邊教人做菜,一邊煞有介事地介紹食理、藥理、食材搭配、運刀火候等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