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龍膽 作品

第692章 觸動利益

 
然而,分管副市長說:“高樓肯定是要建的,但是土地能多批就多批。我們現在是建一期,後面一旦形成芯片產業的集聚效應,肯定有大量的企業入駐,我們現在土地批得多,以後要做的工作就少了。要是批少了,難道以後還在其他地方批土地,那這個產業園的集聚效應就難以發揮了。”

 
國土局的領導神色依舊為難,可副市長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他也不好直接反駁,畢竟人家職務比自己高。國土局的負責人,只好點了下頭,不再說話了。

 
這時候,市.委書記譚震就轉向了市.委副書記肖靜宇:“肖書記,你來說說吧。這個項目前期的協調工作,都是你在做,情況你也是比較清楚的。”肖靜宇點了下頭說:“好的。”譚震忽然又補充道:“我的意思啊,每個項目都是有優缺點的,不可能是完美的。女同志嘛,往往有點完美主義。我們主要還是要看大勢、看前景!”

 
這話其實暗示的意味已經很濃了,就是在給肖靜宇打預防針,希望她別拿點小問題說事,能爽快點同意這個項目。眾人自然也都聽出來了。

 
可肖靜宇並不理會,她對旁邊的秘書李海燕道:“小李,你把資料發給大家吧。”李海燕馬上道:“是。”

 
肖靜宇所謂的資料,其實只有一張紙,但是這張紙上的表格,卻是清晰明瞭。眾人一看,基本都看出了問題。

 
肖靜宇這才說道:“各位領導,前期我一直在協調這個項目的落地工作,因而所做的調研也就深入一些,對可行性的認證也做得嚴格一些。現在的情況是這樣的,這個‘芯片產業園’的主要投資人,一個叫馮強志、有一個叫於華,他們在全國各地做過數百個產業園,其中在華京的文化創意產業園、深市的軟件產業園還算成功,但其他武昌、徽州、洛成、廈州、杭城產業園,都不能算成功。

 
我不看好他們做這個‘芯片產業園’的理由,還有兩個:一是人才怎麼來?我們鏡州並沒有軟件、芯片產業的基礎,本地人才不足,產業園起來了,技術人才願不願意來?二是從他們時而做光伏產業,時而做健康醫療產業、時而又做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情況來看,他們做的並不是專業的產業園,而是這個做做、那個做做。我個人認為,這種情況下,他們要做起一個‘芯片產業園’來,是相當困難的。基於以上的情況,我今天在這裡明確的表個態吧,我不贊成引進這個‘芯片產業園’!”

 
譚震聽到這裡,眉頭猛地皺起來了,一張臉如敷了冰雪似的,瞬間冷了下來。但是,他還是剋制住了自己,沒有發火,而是說道:“嗯,肖書記畢竟是女同志,考慮問題還是趨於保守。現在,還是聽聽宏市長的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