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補拙:開局補足個天靈根 作品

第263章 絕望的天驕,終究是一個人抗下了所有


                 第六號仙門碎片大陸。

  朱雀仙城。

  城池之中,一道又一道強大的身影飛速馳掠而過,出現在了城池中央的榜碑之前。

  榜碑高高聳立,在前方匯聚了太多的修士。

  此刻,不少修士都發出了譁然的聲音,彼此交流不斷,每一位修士都流露出異色,似乎有些驚異,有些不可思議,在推測商討著什麼。

  蘇上行渾身是血的從天才戰場走出,面容上留著疲憊,整個人狀態有些振奮。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麼振奮了,有種懷念的感覺,懷念自己尚且弱小的時候,為了不斷變強,找尋強者廝殺交鋒的時候。

  而如今,為了勤奮變強,又找回了這種感覺。

  他在天才戰場與異族強者廝殺,磨礪自身,倒是讓有些沉寂的血液,重新滾沸了起來。

  蘇上行從天才戰場中歸來,便打算去榜碑區域看一看,看看方澈是否從榜碑榜首躍然成為了天驕榜上的天驕。

  然而,尚未靠近,眉頭就不由蹙起,流露出了異色。

  心頭不由微微一沉,明白出事了。

  雀翎上人和雀火上人,這兩位元嬰上人都出現在了榜碑之前,他們看到了蘇上行,招了招手。

  “出事了,方澈在榜碑上的名字明滅不定,介於黯淡與消無之中……”

  雀翎上人蹙眉道。

  蘇上行聞言,腦子頓時轟的一聲炸響。

  心頭微微一沉,感覺到了有些茫然。

  “方澈出事了?”

  “對,可以確定,應該是出事了,但是……現在我們不能確定他隕落了,因為他的名字依舊在榜碑之上存在,並未消無,所以應該還沒有死去。”

  雀翎上人對於榜碑研究深刻,做出了分析。

  “那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蘇上行有些茫然,根本弄不懂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方澈掌握了萬道令,現在應該是進入到了萬道令開啟的遺蹟中,但是……按理來說,這遺蹟不可能屏蔽掉榜碑上的名次變動才對……”

  “方澈如今的情況,似乎便是被影響到了。”

  雀翎上人沉聲說道。

  “我們搜尋了天驕榜和榜碑預榜,發現還有另外一位修士的名字出現方澈這種情況。”

  “拜廷仙門,羅斯家族的天驕,天驕榜位列三十六名的天驕雲菲。”

  “方澈與雲菲……如今可以確定,進入的可能不是萬道宗遺蹟,亦或者可以說,萬道宗遺蹟發生了變故。”

  蘇上行人有點麻掉。

  “所以,現在的情況,我先與你說一下,你將消息帶回霞舉大學,看看霞舉大學那邊能否研究出方澈和雲菲遭遇的情況。”

  雀翎上人道出了他的目的。

  蘇上行鄭重的點了點頭,知道這一次事情的嚴峻程度,不敢浪費時間,開始準備迴歸藍星。

  而雀翎上人和雀火上人則不敢大意,開始無時無刻都在盯著方澈和雲菲的名字。

  通過名字的明滅光亮來確定二者的生死。

  這可是兩位天驕,乃是藍星崛起的根本,事情涉及起來,已經屬於嚴峻程度。

  哪怕是兩位元嬰修士也不敢大意。

  ……

  ……

  方澈有些怔然。

  “第一層……比起想象中容易啊。”

  “我都已經做好連續苦熬三天三夜,勤奮修煉第一層的準備了,結果……”

  “我尚未開始勤奮,怎麼第一層就成了?”

  方澈蹙起了眉頭,有些許的不滿,感覺他的滿腔熱血,像是撞在了棉花之上一般。

  他本以為這《萬道經》說的這麼困難,想來應該是極其具有挑戰難度的法門。

  卻不曾想,他才一天時間,就完成了萬道經第一層的修煉。

  就這樣的難度……

  甚至還不如方澈曾經修煉的金烏九陽經哦。

  方澈搖了搖頭。

  抬起手,一股獨特的法力流轉交織,順著他的掌心匯聚成一個光團。

  那便是《萬道經》第一層完成之後,所孕育出的光團。

  “這萬道經,像是一門統籌的法門,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藏有許多東西的影子……”

  方澈眯起眼。

  煉丹、鑄兵、符籙……等等修仙技藝似乎都能從《萬道經》中剝離出影子。

  也就是說,這萬道經,可以認為是一種煉丹法門,也可以認為是鑄兵法門,制符法門等等……

  涉獵極廣,屬於一種萬金油般的法門。

  “這樣的法門……對我而言,好像比想象中更加容易修煉……”

  方澈笑了笑,仔細分析了萬道經後,方澈似乎明白他為何能夠這麼快就修成第一層的緣故了。

  因為很早之前,他就定下了全面發展的修仙計劃。

  他有勤能補拙天賦,可以通過補拙各個方向的天賦來提升自己在各個項目上的修煉能力。

  例如他所掌握的各項神通,就其實是他全面發展後的產物。

  比如說符籙神通【神符之手】、煉丹神通【不死丹軀】、陣法神通【陷陣之志】等等……

  而這些全面的發展道路,倒是與《萬道經》的理念,無聲無息的發生了交融。

  所以,方澈才感受到自己提升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上許多。

  “這就是萬道宗嗎?萬道宗……追尋的是走萬道之路,便是每一道都要有所涉獵,有所成就,唯有如此,才能在藉助諸道之力,迸發出不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