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海:開局一把沙鏟承包整個沙灘 作品

第151章 海上轉移

  “月底我可能要忙兩天,把船證先考下來,順便看看車證能不能報名?”

  “行,到時要有天氣,我跟阿和出來,等你考完,看能不能再找那人,讓阿和也把船證考下來。”

  吃完西瓜,大家聊天也就結束了,要接著開幹。

  “大哥,先把延繩釣收上來,回途剛好收最後的地籠,我們爭取四點鐘能往回趕。”

  “行,這樣來回跑確實挺費油的。”

  到了收延繩釣的地方,還是由趙勤先收,拉到第三鉤才中了一尾春子,跟昨天那尾差不多,兩斤多的樣子,

  因為想著早點回去,大家也沒再吹牛,都在全心的作業。

  兩筐鉤子收完,這次的收穫相對就很一般了,值錢的好貨就一尾小青斑,大概三四斤的樣子,倒是感覺像捅了包公魚的窩,

  一個個拉上來,大的七八斤,小的也有三四斤,趙勤拉了有近20尾。

  其他的雜魚不多,鱸魚更是一尾都沒有。

  “大哥,包公多少錢一斤?”

  “15塊左右吧。阿勤,別覺得少,咱要是天天有這個收穫,就可以燒高香了。”

  “哥,不少了,光包公就能賣一千多,再加雜七雜八的,延繩釣今天的收入也不低於1500了,咱成本餌料加油費也沒到200塊。”阿和掰著指頭算賬。

  趙勤微微點頭,他並沒有嫌少,這樣的收穫,即便不放地籠,也還算不錯的。

  去掉成本大哥跟阿和一人也能分個200多,一個月七千以上,按現在的收入來算,抵得上大城市的白領了。

  當然工作環境不能比,人家是坐辦公室喝咖啡的,而自己這幾人在海上漂著,還有一定的危險性。https:/

  船隻往回家的方向趕,來到紅樹林,收這邊的五排地籠,照例是趙勤先開始拉。

  因為水域的關係,幾人還以為這裡肯定是以螃蟹為主,結果連著收了好幾個籠子,裡面全都有鰻魚,個頭從一斤多到三四斤的都有,

  也有更小的,他們只得放生,都是刺沒啥吃頭,更賣不上價。

  “阿和,小心一點,裡面有老虎魚。”第二排第一個籠子,趙勤就看到了老虎魚,笑著提醒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