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滿庭 作品

133.第 133 章 詩家仙聖佛





臺上一陣歡呼聲打斷了二人的低語,另一側圍坐在桌案旁的李白杜甫也被這陣聲音吸引了注意,暫時停下了論詩,轉而把注意力投在了臺上。




臺上有幾個身穿麻衣的書生正在面紅耳赤爭論著,一個頭戴玉冠的書生正在唸詩:“一枝穠豔露凝香……名花傾國兩相歡……這是李太白寫牡丹的詩,我認為此詩最好!”




原來是這行人正在賞花論詩,爭執了起來,既然是牡丹花節,爭論的由頭自然也是從寫牡丹的詩詞開始。




另一人卻不甘示弱道:“此詩乃是太白應和之作,寫的是牡丹還是宮中的貴妃?依照我看,寫花最好的應當是王摩詰。”




他大聲念道:“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此詩意境十足,且無關權貴,我看此詩更好。”




四月底,桃花已經漸漸謝了,可這花園中有專人養護,桃紅柳綠之景卻依然還在,高臺兩側邊栽種了許多桃柳,粉豔豔的花開得正好,柳枝在風中輕輕搖曳著,昨夜又正巧下了一場小雨,對上了那句“桃紅復含宿雨”。




倒是李白的《清平調》,好則好已,可在場這些人卻都沒有見過那傾城傾國的貴妃,不知什麼樣的美人能與牡丹花一樣名花傾國。




臺下的李白笑著搖搖頭,問杜甫:“子美覺得我與王維的詩哪個更好?”




杜甫咧嘴笑道:“都好,都好。”




“我在你面前,你該多誇誇我才是。”李白哈哈大笑。




他拍拍杜甫的胳膊,爽朗道:“說不準日後,後人也會將你我放在一同比較,到時候便有人問‘李太白與杜子美的詩誰更好些’了。”




“我的詩卻不敢同太白兄以及王摩詰比。”杜甫嘴上謙虛,可面上的表情卻也帶著兩分狂妄。




他如今也是自持“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健親。”的狂傲青年。




“你單憑那一首《望嶽》,足以與我和王摩詰齊名了!”李白朗聲道。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如今的大唐人讀不懂杜甫的詩,李白卻讀得懂他。




名聲易震,才思難得,李白才思最為敏銳,自然讀得懂杜甫詩中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敏銳才思。




李白回頭對著王維揮了揮手,提高了聲音:“王摩詰,此處仰慕你詩詞的後輩,速速同我等一起論詩!”




“王維也在此處嗎?”杜甫驚喜道。




王維被李白一聲呼喊引了過來,臉上帶著溫潤的笑,他也喜歡杜甫方才在臺上所念的那首詩,自然不吝嗇交一詩友。




“這是杜甫,杜子美。”李白指著杜甫為王維引薦,“方才我問他,李太白與王摩詰誰的詩更好,你猜他說了什麼?”




王維坐在杜甫身側,笑道:“莫非是更愛王摩詰?若是更愛你李太白,你便不會喊我過來了。”




李白哈哈大笑,指著杜甫道:“他說‘都好,都好’,可是一個都不得罪啊。”




被李白手指著,杜甫不太好意思笑了笑,對著王維拱手:“在下杜甫,字子美,久仰摩詰先生詩名。”




“王維,王摩詰。”王維含笑讚了一句,“你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得極好。”




三人都是在詩賦上出類拔萃的人物,有著詩賦做話題,很快就談到了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