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山西定局,朱棡換礦

  這是在告訴自己,蔚州雖然剛剛經歷叛亂之事,但是百姓是無辜的。

  “那就勞煩諸位鄉親們了,多在城中搜尋躲藏的叛軍!”朱棡道。

  這件事說完,該輪到正事了。

  土地。

  蔚州城那些參與叛亂的世侯逃走,自然是遺留下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的歸屬,是這些當地大族最為關心的事情。

  土地糾紛,自古有之。

  不管是鄉里小民,還是大族豪紳,歷來如此。

  多一畝地,明年一家人就多一兩個月的口糧。

  也是多十件衣服,多一大堆家裡的生活用具。

  百姓關心的是吃飽穿暖,趙和讓他們吃飽穿暖,所以他們崇敬趙和,愛戴他。

  “當今天子,是仁厚愛民的君王。”朱棡輕聲道。

  “本王祖上也是佃農,深知百姓疾苦!就算是如今,在皇宮的觀稼殿也有幾畝地,常年耕種著稻穀。”

  “父皇這般,為的就是知道民間田地是否旱澇。但是諸位不必擔憂那些田地被本王佔去。”

  這話讓這些鄉民有些臊皮。

  但也心頭寬慰了幾分。

  但朱棡接下來道:“但是……。”

  眾人心頭一緊。

  莫不是要加稅?

  幾個老人有些心裡發慌,手捏緊了面前的柺杖。

  北地種植的莜麵產量比不上南方的水稻。能畝產兩石都是老天爺開眼。

  而小麥雖然好一些,但小麥對土的要求高,在大同府一些好田,可以畝產三石以上。

  雖然產量不高,可平心而論。

  洪武朝的農稅,是自有史記載以來,最低的。

  三十稅一。

  不足百分之四。

  這樣的稅率,哪朝哪代敢這麼幹?

  這也是為什麼洪武朝窮,而且窮的底掉。

  本來百姓就不多,稅收還是有史以來的最低,不開商稅,不開關稅。

  朱棡自然沒有數落老朱的意思,畢竟老朱這麼幹,實實在在的是為了百姓好!商人地位低賤,民間行商不敢誆騙百姓。

  在洪武朝,如果有人敢賣假貨和次等貨,百姓可以直接將其扭打去衙門告狀,只要一經核實,商人所受責罰便是重刑。

  說到這,朱棡就對老朱充滿了崇拜。【開水】

  不是每個封建帝國都有朱元璋這樣的猛人來打破階級層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