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揚州府,楊憲

  趙武白了楚力一眼。

  這時候,朱棡將三人都叫了過去。

  朱棡坐在椅子上,面前擺著烤爐跟殺好的魚,還有一個鐵盤。

  將殺好的魚夾在幾根青竹做的夾板上烤乾烤香,再把鐵盤子裡面倒上油,炒香一些泡姜,花椒,然後調味加入各種調料。

  最後把烤好的魚放進去一起悶一會,這樣一道烤魚就好了。

  坐在船頭,朱棡讓幾人坐下。

  “這揚州府這兩年氣象好了不少。”朱棡吃了口魚肉,看著運河邊的農田,說道。

  時值冬季,運河兩邊的農田光禿禿的,只有一些麥地種著麥子,不過被雪蓋上,倒也看不出來。

  這時候,楚力道:“洪武元年的時候,皇爺巡視揚州,當時整個揚州歷經戰亂無數,僅剩下十八戶人家!”

  這個十八戶,並不是說只剩下十八戶。

  而是大部分的百姓都逃走了,離開了揚州。

  十八戶其實也有些誇張,估計真實的情況其實是府城裡面的百姓!要知道,揚州可不算小,相當於兩個應天府的大小。

  朱棡這時候也問道:“揚州府知府,是楊憲吧?”

  他問的是張玉。

  張玉作為校檢司在北元收買的人,朝廷裡面的事情比楚力他們知道的多。

  張玉點頭:“是劉基的學生,楊憲!”

  “不過今年開年,楊憲就要回京述職,大概率會留在中樞了。”

  朱棡點了點頭。

  楊憲這人在歷史上很有名。

  從某種角度而言,他還是張玉的同僚!一起在校檢司共事,早年間朱元璋就任用楊憲作為校檢司成員。

  至正二十八年,也就是元朝滅亡的那一年,朱元璋讓楊憲任揚州留守,並任用他為揚州留守的目的,是監督當時只有三十多歲的李文忠。

  後來他彈劾李文忠,說李文忠任用儒生干預公事!並且任用的那些儒生還是之前在張士誠手下效力的儒生,朱元璋猜忌的性子自然不可能不當一回事。

  加上楊憲的情報工作做的事無鉅細,條條分明,就是沒什麼罪,朱元璋也不可能繼續讓李文忠在浙江帶兵。

  於是,楊憲成為了揚州府府尹,李文忠則是被調去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