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史書,史筆,玉璽的意義

  “如今玉璽歸大明,說明大明必將繁榮昌盛,世代長存。”

  老朱聽得興起,哈哈一笑:“好!劉夫子這番話說的咱心裡舒坦。”

  “王景弘,去,宣召百官議事!”

  這是要開始顯擺了。

  劉基雖然心中無奈,卻也不得不笑意盈盈的點頭。

  百官得到宣召,頓時感覺到壓力的到來。

  陛下這是咋回事?

  這已經是這幾月第二次深夜相召了。

  馬車上,韓國公李善長坐在位置上,而他的身邊則是參知政事胡惟庸。

  “恩師,你認為,今日陛下所召,所為何事?”胡惟庸問道。

  李善長緩緩睜開眼睛:“多半是傳國玉璽的事。”

  “難道坊間流言為真?”胡惟庸有些驚訝道。

  李善長聲線厚重,幽幽道:“下午時候,劉基被宣入了宮中,這麼久沒出來,看來這玉璽是真的歸於大明瞭。”

  說著,李善長有些感慨:“陛下確實是真龍天子,自唐朝以後,玉璽行蹤飄忽不定,趙宋王朝幾百年都在尋找玉璽,皆鬱鬱而終。”

  “可如今大明立國不過五年光景,這玉璽便好似長了腿一樣到了大明的手裡!”

  “這樣一來,不光是天子高興,咱們這些做臣子的內心也踏實。此事是好事,百官要表現的態度一致一些。”

  “即便是面對史筆如鐵,也會說洪武朝的官員輔佐的皇帝是真龍天子。”

  胡惟庸聽著李善長的話,點頭道:“學生受教了。”

  沉默了一會,李善長睜開眼睛。

  “徐達卸任中書省左丞相,右丞相的位置就空缺了,如今朝中都在議論,誰會上任右丞相的位置。”

  “按照如今朝中的局勢看來,陛下心裡頭是想要選劉基的。”

  這番話讓胡惟庸有些不甘心。

  胡惟庸艱難的抬眼,便看到自己恩師那笑意盈盈的目光。

  “恩師……,這是……。”

  李善長撫須,收回眼光,緩緩道:“前幾日陛下詢問過我,認為誰作為這個右丞相好,我舉薦了劉基。”

  胡惟庸有些不理解。

  他不明白為什麼李善長要舉薦劉伯溫。

  李善長斜了一眼:“不揣摩陛下的心思是好事,但是行事還是要考慮到陛下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