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1042.陶珠兒上路





她雖然也不是處處出類拔萃,但能做更士,思想自然也還是算合格的,對六姐的忠心,至少在人前無需質疑。但這話陶珠兒好說,牛均田是不好說的,更不會接口,只是笑道,“就是說,原本近土都有這麼多的事,可之前咱們吞併大江以南,一下把領土擴張了數倍,而且很多都是山高水遠、交通不便之地,但卻迄今沒有鬧出事來,反而消化平穩,這數年前就開始鋪墊的大江水利工程,還有大江電報網建設,當居首功。”




的確,比起頻出新聞的沿海地區,內陸這邊,戰事過後就很低調,其餘地方的百姓,都不太能聽到他們那裡鬧出的新聞,好像很自然就被消化了下來。沒有新聞,這就是區域平穩的象徵,在買地的官吏這裡,還有一個很權威的晴雨表:就看這幾年買地不斷下調川蜀以及南湖道等地的危險評級,就知道局勢究竟如何了。




到現在,去這些地方工作,都算是支援邊區,不享受額外的危險津貼,這就可見一斑了。要知道,如果危險評級還維持原樣,考量到川蜀很快電報網就能落地,比起去彩雲道,陶珠兒肯定還會選擇去川蜀,這樣對她來說,好處無疑要更多些——但話又說回來了,衙門從來不做虧本生意,沒佔到便宜,她也不至於幽怨,反而認為這也很合理:買賣要公平,這是六姐常說的話,無形間,陶珠兒等人好像也把這種傾向給烙印到了自己的腦子裡。




一個政權倡導的精神是什麼,其實是很重要的,雖然時至今日,買活軍已經是個讓人頭暈目眩的龐然大物,六姐必然不可能事事躬親,但基本的邏輯是一脈相承的。買活軍講究‘實事求是、一視同仁’,這兩點同樣也滲透到了他們對官吏體系的建設中——對於官吏的個人道德,他們不像是舊有的王朝那樣,以不切實際的高標準來強調,實則汙糟至極、醜態百出,而是強調官吏要遵守規矩。




對於守規矩的官吏,也予以適當的獎勵,並不因為他們是官身便覺得理所當然。買活軍是天下第一會做生意的衙門,很多時候,吏目、更士也能感受到,他們也是在和衙門做交易,用自己盡職盡責的服務,來換取豐厚的福利報酬,去越危險的地方,報酬當然也就越高了。




把君臣的關係,定位為一種長期而複雜的買賣,當然這不能說是買活軍的首創,舊日的讀書人也早有‘學成文武藝、售於帝王家’的說法,不過,輕視,或者說還沒跟上道德的鼓吹,而是顯著地突出買賣特徵,這是買地這裡倡導的新風。




這樣的習俗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官吏們對於衙門是很信賴的,並不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漠視,當然,人事傾軋哪裡都有,但在買活軍的衙門裡,付出和收穫大致都能相等,這樣就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敏朝那種視邊窮州縣的出缺,為苦差,甚至為催命符,各自告病、辭官推諉,邊疆州縣長期不能滿員的現象。




在敏朝,這些地方的官吏,待遇又差、危險又大,而且遠離中樞,一當就是數十年,如果沒有什麼奇遇,基本就等於政治生命提前結束,這誰願意去?但在買地,差事越苦,報酬越高,這樣大家報名支援也就更加踴躍,倒也不全然是因為受到國家新立,處處蓬勃向上的精神感召,去邊疆奉獻的,如此,反而匯聚了一批有野心也有能力向上爬的實幹派。




如陶珠兒這般,只想調任到羊城港這般的繁華地方,做個文書室主任的,那都算是志向小了,很多更士署的同仁報名支援,那都是破釜沉舟,想要高調——升職外調,那就等於是把自己的‘根’給扎到邊區去了,如果不做出很好的成績,再次高升內調,那就要在邊區紮根一輩子,這就要看對自己的能力,或者關係,有沒有信心了,膽子小又貪戀繁華的人,不敢賭這一把,選了平職借調的話,職級上升的速度肯定就要慢上一截了。




陶珠兒的性子,比較中庸,雖然也上進,但不算是最掐尖要強的那批人,凡事還是喜歡講究一個把穩,回到紹興之後,思量再三,也和父母、姐妹親戚通信商議過了,還是選了平職借調,這樣她就有兩條路子:第一,去彩雲道做出成績,又有牛均田使力,平調或者高升調入羊城港,那自然是最好;第二,平安度過三四年,積攢了功勞,回紹興也可升職,到那時也還年輕。




當然,如果在彩雲道就地提拔,職位超過在原處的速度,那也可以接受,只是那樣的話,就要在彩雲道安家了。陶珠兒從未去過該地,也不知道自己會被分配到彩雲道的哪個州縣,對於這條路的態度還是頗為冷淡的。只希望未來幾年,吃住上不要太受苦,工作也能順利開展——每天都吃肉,這個是不敢想的,能夠一天吃一個雞蛋,陶珠兒覺得就算是喜出望外,根據她自己的估計,其實這個也難,說不得自己的危險津貼,就得花在買高價罐頭上,但只要偶爾能吃上罐頭,這日子就算比小時候要好,她也還能接受。




她們這樣的工作,平時忙碌,吃穿住行需要自己花錢的地方也很少,偶爾去看個幻燈片,也花銷不了幾個子兒,陶珠兒工作幾年下來,已經攢了一筆不菲的積蓄,本來是打算在紹興買房用的,這會兒計劃有變,要暫時離開數年,陶珠兒就想著把這筆錢或者在羊城港買房出租,對未來也算是個幫補。




但這樣的話,她自個兒的錢不夠,最好還是要找人合夥,本來,牛均田是個很好的人選,但兩人這關係,若還合夥買房,那就有點耽誤牛均田在羊城港談親事了,要找別人合夥,關係似乎還沒到這份上,光存在銀行吧,雖不收保管費,但利息很微薄。




若要投資生意呢——吏目也不得經商的,這是個很大的限制,因為現在,買地這裡有閒錢的人家很多,而買房也不算是最好的投資方式,很多人會選擇投錢去經商,甚至是合股買海船,乃至去大交易所買賣現貨的,若有眼光,收益其實都比買房收租要高得多。因為除了羊城港等寥寥地方之外,並不是說房租、房價就漲得很快,甚至很多地方會因為人口的流失,以及城市功能的轉移,房價立刻就下跌了。譬如說雲縣,原本高不可攀的房價,在定都大典之後已經降了兩成了,還有繼續下跌的趨勢,這無疑是因為都城在羊城港建設完成之後,帶來的巨量人口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