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1002.葛布、香雲紗、筒裙





尤其是一些孤兒院的幼童,平時做報童來工讀的,因為長輩照顧不過來,染上手腳不乾淨惡習的人,不在少數,因此市場對於聘用這些幼童跑腿,一直是頗有顧忌的。反而是在居民區走街串巷的賣報送信,這行當用起他們來不必擔心這個。




這還養成了市場內,小額交易現鈔結算,大額交易用記名支票,現場去銀行交割的習慣,楚細柳在紹興經營廠子,對其中的講究相當瞭解,到了羊城港這裡,便是規矩有所出入,但也能適應過來——這樣看,魯二的存在便很有必要了,如她這樣第一次上門談買賣的,先要一些現貨回去小規模試做的話,是要現鈔付清的,有過一兩次來往,訂貨數額又大了,店家才願意和她去銀行交割記名支票。所以,現在魯二懷裡還有一萬塊現金的,這要是楚細柳揣著,以她如今的財務情況來說,難免惴惴,魯二習過武,耳聰目明,又人高馬大的,那些偷兒也是欺軟怕硬,很少敢主動招惹魯二,被偷的風險可就小得多啦。




所以說,一般的豪商也好,敏地的貴人也罷,都喜歡聘請武師,真不是沒有道理。楚細柳見張九娘使喚魯二,心中也十分羨慕,暗道以後若服裝廠做起來,也要找個一兩個武師傍身。不過,魯二也就只能起到護身之用,對生意上的事他就半點也不懂了,他也一句都不多問,只是跟在楚細柳背後,看她一間間鋪子看過去,大多數都只是駐足片刻,偶然有見到葛布,停下來拿手捻一捻,問問產地也就離開了。




倒是楚細柳,因為魯二實際上是張九孃的耳目,再加上哪怕魯二不回應,把話說出來也能清晰思維,三不五時還和魯二解釋道,“這葛布從前是雷州最上乘,瓊州也多有織葛布來賣的。但正因為這兩處的葛布名聲在外,價格被炒得很高。實在這種布匹紡織起來難度不算太高,主要還是看葛麻的質量和染色的牢度。”




“如今開拓南洋,雷州、瓊州很多客戶人家都搬遷去了南洋,我們漢人新民和南洋土著不同,是一定要穿衣服的,這棉布和葛布比起來,在南洋天氣裡便是葛布佔便宜了。所以南洋葛布如今也是盛產,價格還要便宜不少,只是質量難免就良莠不齊了。還有西南百族,也多有紡葛的習俗,這些百族人的婦女,一般來說都非常的勤快,遷徙出來之後,屋前屋後總要種一些樹木,有做調料用的什麼臭菜樹,用來捶著吃的青木瓜樹,染色用的芒果樹等等,葛麻自然也少不了!”




“這些婦女,也會紡些土葛布零售,這種土葛布就更便宜了,不過有一點,只能買本色,但凡是染色的,都會褪色,因為他們用的都是植物染料,色牢度不好。偶然有一些扎染、蠟染的布,那就多是她們從老家帶出來的老布了,買地這裡染房不多,都是在廠裡染了,他們便多改為織本色布。”




“這種本色布,雖然做一整條裙子,灰突突的不顯眼,但拿來做內襯、封邊、抽繩的料子,口袋的裡料,卻是合適。其餘葛布我們在市場上看到好質量好顏色,價格合適的也都可買一些。至於香雲紗,這個就沒有辦法,只好到廠家檔口去了,這個是敬州特產,別地雖然也有,但產量稀少,一般我們在羊城港看到的香雲紗檔口,都是敬州紡織廠供貨,質量和價格都相差無幾的。私家做香雲紗的工坊,現在還很少,質量和價格也都不能和官廠相比。”




私人的廠子,要和官廠競爭,其實是很難的,這官廠的布料,生產規模和銷售渠道就都不是私人廠子能比,又時有技術創新,可以降本增效,名頭也響亮,大家都更認官料。就和以前喜愛官緞、官錦一樣,非得是要到官廠的產品質量差、審美落後,不受大家中意了,才有私人廠子起勢的機會。楚細柳對此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從前她開服裝廠,是撿官廠的剩飯吃,現在重新做衣服,定位一上去,立刻也要找官廠出品,這都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兩人這裡,便先去買香雲紗,要看香雲紗的存貨來決定產量,再去決定買多少葛布,果然,走到香雲紗檔口一問,只有四匹了,而且到貨時間是未定的。“如今這香雲紗,天紗的名頭打出來了,實在是太好賣了,尤其是近日城中商貿雲集,對於買地自產的紗料都感到好奇,雖然價格高昂,但一看之下,滿意非常,慷慨解囊的豪商也有許多。還有人想大量訂貨的,都無法許諾交貨時間,我們敬州紡織廠的香雲紗,如今都不訂貨了,現貨現賣,也不預留,也不賒欠,一匹以下的交易,也不去銀行,都是現金。”




他們官廠,人員充沛,旁邊還站了兩個廠子裡的武師,猶如魯二從前一樣的,那肯定不怕別人來偷錢。當然,也不講價,楚細柳忙道,“那這一匹多少米,多少錢?”




她已經算過,大概一匹紗能做七八條裙子是細工省料了的,當然按布幅來算,一條裙子兩三米的紗,一匹紗33米,至少該做十件,但那是數學而已,裁布做衣服必然是有損耗的。就不知道這香雲紗如今在羊城港有沒有又漲價了,但萬幸還好,雖然非常緊俏,但價格卻沒有再上漲,大概是因為再貴就要和妝花紗、織金紗等比肩,而香雲紗除了清涼解暑之外,賣相上並沒有特別超過,要再定的高反而沒人買了。




“從前剛出來的那幾年,一米二兩五,一匹布八十兩的價,這幾年產量上去了,且周邊潮州等地也有出產,價格就跟著跌了一點,一米二兩三,一匹布就要七十兩,四匹布你都要了嗎?”




若是以往,都要了也就要了,此時便是隻要一匹,七十兩也佔了很大的本錢,魯二都有些咋舌,楚細柳卻是毫不猶豫地道,“都要還吃不下,我先要一匹,划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