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768. 沈君庸喪志 雲縣.沈君庸 軍太能……





他們為官的本領,和制藝也沒有絲毫的關係——譬如你,姐夫,你是個制藝種子,讀書大才,也是個清廉的君子,但卻絕不是個能幹的官兒。倘若不來買地,專注戲曲,依我看來,你雖然私德無虧,但事業上卻是失敗的,於國於家無用,就是寄生於科舉的廢物。”




他這話已經不能算是不客氣了,簡直就是指著葉仲韶的鼻子在罵,葉仲韶卻聽得很平靜,並不吭聲——沈君庸對科舉的鄙薄,早就不是一天兩天了。沈君庸哈哈一笑,也不道歉,而是續道,“至於我呢,我也是個廢物,我於世間門並無爭權奪利的野心,只想著隨心而為,做些有趣的事情,興趣消失,我便去別處玩耍了。”




“寫的那些文章,對我來說也不是爭名奪利的踏腳石,而是有感而發,信筆由疆地寫來,又想和人討論,於是能發則發,發不了就改投小報。要說因此得到六姐的重視,進而入仕,那就絕非我意了,我想入仕自然會去考吏目的,以我的本領,應該還不至於考不上吧?”




這也算是沈君庸掏心窩子的話了,看來他確實是閒雲野鶴、遊戲人間門的性子,葉仲韶應了一聲,“這自然是能考上的——只是你姐姐若是聽了你的心裡話,只怕是要失落了,她老對我說,你在老家的時候,還有憂國憂民之心,只是囿於敏朝官場,不能伸張志向,她以為你換了個環境,來到開明進取的買地,遲早都會有一番作為。”




“那時候的確是想要做點事情的,著急啊。”沈君庸也不否認葉仲韶的話,而是有些若有所失地笑了幾聲,“畢竟,這世上只是很少有事情必須做,卻不是沒有啊,國勢日蹙,北匪陳兵關外,逐日壯大,而朝中官宦腐朽,無能應對,難道我華夏還要重演被異族統治的屈辱麼?”




“那時候,我是打算去北方遊歷,擇一名將跟從,為抗建出一番力的,這也是我等中華男兒應盡的責任——只是,計劃還未周詳,南邊又有亂軍崛起,一時間門聲勢赫赫,倒像是後來居上,要成為國朝心腹之患一般。我一個猶豫,想著跟你們先到南方看看,若買活軍不成氣候,再設法去北方走一遭……”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沈君庸來了買地之後,自然就解決了兩個疑問:和南匪比起來,北匪根本不足為慮,南匪買活軍是註定要一統天下的,只在於過程而已,而現在很顯然六姐並不著急。而至於說南匪的統治是否能讓他接受……雖然買地這裡許多規矩和敏地都是不同,但大華夏的概念,顯然讓沈君庸很買賬,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來了買地,接觸到了‘華夏’這個概念的教育,沈君庸未必能把自己心裡原有的念頭,說得這麼清楚呢。




沒有了亡國滅夏的危機,這小子就開始犯懶了……對自己也沒要求了,便是躺著享受著太平盛世了是嗎……




葉仲韶這會兒,暗地裡有點磨牙了,文章憎命達,這話真不假,沈君庸吃的苦還是不夠多,若是把他投入死囚牢去,不幹活就得死,那不論他去做什麼,現在估計都有一番成就了!?不過,聽到這裡,他腦中也逐漸有思路了,當下還是不反駁沈君庸——這樣的人你不能和他抬槓,只能順著說——“確實,你本就天才橫溢,也因此對很多事情都容易失去興趣,旁人耗費一生都沒法登堂入室的學問,你這裡三五個月就已經瞭解得很深了,要再往下鑽研,就要花費大量時間門,卻未必能有收穫,於是你也就有些意興闌珊,不如見好就收……於是,便如同現在這樣,雖然涉獵甚廣,卻都是淺嘗輒止。雖然什麼都懂,但在哪一行也都沒有太大的名聲。”




這話算是把沈君庸的心思給說透了,不過他並無遇到知音的喜悅,而是很有先見地防備起來,輕輕地應了一聲,‘嗯’。葉仲韶道,“其實這一點,你姐姐也和你說過了,你的天賦,出於眾人之上,做任何事情都能有一番成就,我和你姐姐雖然不能和你相較,但至少在戲曲、詩文上,也頗有一些天賦。真要兩頭兼顧,出戏本文集,也不是不行,但最終我們還是選了側重——




這聘書其實是發給我們夫婦倆的,商議之後,還是由我去而不是你姐姐去,便是因為比起鑽研戲劇理論、戲劇批評,她更喜歡創作戲劇本身,而我雖然也能寫戲,但卻更喜歡整理歸納歷代名家之長,將其和西方戲劇對比,歸納出古今中外通行的戲劇道理……或者更進一步,探討曲目音律之學,也令我一想起來便心嚮往之,這系主任不是官,但對我來說,卻比做任何官都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