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724. 瓶子的婚事(中) 草原.瓶子 嫁給老……





要是受寵,生了孩子,老姑父死了以後,可以跟著孩子過,要是不受寵,黃貝勒去世之後,也可以回孃家改嫁,或者是被黃貝勒之子收繼,總之,只要孃家勢力還在,她們都是有選擇的,所以韃靼貴女出嫁之後也非常關心孃家,這份關心,要一直持續到她們自己的兒子長大了,才會稍微褪色。




至於說年紀的差別,姑父是否喜歡自己……這都是最不重要的東西,韃靼人自小接觸到的,就是完全割裂的家庭體系,她們已經非常習慣這種結構了:女人一輩子可以嫁很多男人,但不會同時擁有很多個,而男人呢,能力強的人會擁有很多女人,身份相當的妻子們,還有數不盡的地位低下的女奴——通常來說,女奴總是要比妻子們漂亮,男人們經常在她們身上打發時間門,但這些女奴的孩子,永遠也不能和妻子們的孩子相提並論,就連男人也不會給予一樣的待遇。




他們沒有資格繼承財產,甚至有些時候會被視為是正妻孩子們的奴隸……他們的婚配是完全沒有價值的,從小過的生活,和正妻的孩子也無法相比,瓶子也有很多這樣的庶出兄弟姐妹,但是,對外的親戚往來之中,一家人的孩子就只有母親博禮所出的幾兄妹,以及同時被娶來的,博禮的侄女,也就是瓶子的堂姐所出的烏雲其其格。




這些兄弟姐妹在瓶子的生活中留下的痕跡也很少,他們中有一些人成了哥哥吳克善的管事,另一些人則嫁給了小首領、牧民,甚至是去建州從軍……對於父親留下的草場,他們是一寸土地都沒有資格繼承的。




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對於男人的寵愛,韃靼女人就顯得寬宏大量,很少放在心上了,她們是不會少了和丈夫同寢的機會的,因為她們的婚姻帶有強烈的政治結盟意味,懂事的男人,也會知道要在她們身上使力氣,多生一些兒子,聯盟才會穩固,婚事才有意義。




除此之外,比起是否情投意合、專寵一房,她們更看重於兩個人的日子是否能一起過得下去,遇事能不能商量著辦……當然,還有就是在丈夫的正妻之間門,自己的地位如何,妻子們即便爭鬥,也是和同一地位的正妻一起,爭奪的是丈夫給予的權力,當然還有自己兒子的繼承權,絕不會多看女奴一眼。




至於男人們的真愛是誰——這是個讓人莫名其妙的問題,因為韃靼貴女大概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真愛這個概念,也並不認為真愛就只有一人的,對於丈夫在諸多正妻之中,是否最愛某一人,她們也壓根就不在乎。正妻的地位,和丈夫的寵愛關係實在不是太大,出身首先就是第一道門檻,孃家有地位,才能做正妻,孃家地位最高,和夫家的關係最密切的那批正妻,才能競爭大福晉的地位。




就像是如今建州的大妃,她首先必須是大部落的貴女,才能以正妻身份入宮,又生了兒子,才算是站穩了腳跟,最後還要有能力,能夠管得好後宮,運氣又好,才能在孃家敗落,自己被休棄後重返大妃之位,但即便如此,如果老汗再娶了科爾沁的福晉,大妃的地位也會在瞬間門就岌岌可危。沒了孃家做底氣,兒子也不比哥哥們有權勢,就是現在,她的大妃也當得不是很安穩……




再說姑姑這裡,瓶子聽母親和哥哥議論過多次,黃福晉的大福晉地位,就完全不是因為寵愛而來,毫無疑問,在前後三任大福晉中,姑父相對最寵愛的應該是第二任大福晉烏拉那拉氏,他的第一任妻子早逝,而且沒有站下的孩子,去世之後,姑父便把小妻子烏拉那拉氏扶正,那時候烏拉那拉的勢力還很強勁,烏拉那拉氏也給姑父生了好幾個孩子。




可好景不長,很快,烏拉那拉氏得罪了老汗,便被征討求饒,成為了建州的附庸,烏拉那拉氏一家的地位,已經完全無法和姑姑哲哲相比,就在姑姑進門後不久,大汗說她心情傲慢,勒令姑父把她休回孃家,就這樣,孃家更有底氣的姑姑哲哲成為了大福晉,她和姑父的感情如何呢?是否能說,比起烏拉那拉氏,姑父就更愛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