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第535章 臍橙和幻燈片(下)





天啊,在這個尺寸來看,畫面裡有太多細節了,莊長壽本人不說,背後的叢林濃綠,遠處的村落圖騰,還有樹葉掩映中的一點亮光,黃景秀看書時就看了好久,認為那可能是蛇眸,在這個尺寸上她發現只是林間的光斑而已——已經她完全徜徉在這樣巨幅的畫像之中了,對於解說,是一種似聽非聽的態度,她從來沒有……沒有接觸過這樣大幅的圖像……




當然了,去寺廟參拜的話,是可以看到佛祖的雕像金身的,仰頭凝視時,也的確會感到一種難言的壓力,一種敬畏的崇拜,就像是此刻,凝視這畫面中超過了常人尺寸的人像,在著迷之餘也有一種想要膜拜的衝動,雖然明知道莊長壽也不過是常人而已,但是——




伴隨著解說員聲情並茂的朗讀,畫面突然間又從幕布上被扯走了,不過,這一次很快又有新的畫面被填裝了進來,不需要再經過□□。毫無疑問,這是第二張照片,出現了新的人物——報道記者張宗子和徐俠客,這兩個在買地很富有盛名,就連黃景秀也聽說過的文人,他們的畫像也出現在了幕布上。有先有後,一個人牽著南洋的小矮馬,一個人正蹲在地上,手裡拿著一根蕨條不知在說些什麼。遠處還有兩三個渾身黝黑的矮小裸人,正在搬運著貨物。




南洋土著!




他們果然什麼都沒有穿!




這樣的畫面,居然公然地展覽在幕布上了,雖然沒有暴露任何羞處,而且,這副模樣對於黃景秀來說不算陌生——縴夫有很多都是如此,她從三峽出來的,怎麼沒見過幾乎全.裸的縴夫呢?但是,不論如何,眼見過,和放在幕布上這樣大喇喇的展示,意義似乎仍然是不同的。黃景秀又怕看,又忍不住總想著要看看那幾個小黑點。好在帳篷裡的氣氛很嚴肅,並沒人鼓譟什麼,否則,或許礙於情面,她也要做出一副要走的姿態來,現在則可以假裝沒發現照片後頭那幾個不顯眼的黑點,其實是沒穿衣服的人。




居然是彩色的畫面……而且比所有寺廟的藻井彩畫都要更活潑生動,比較起來,那些富麗的花紋也好,人物畫也好,簡直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了……黃景秀此時此刻怎能質疑金娥的判斷?比起去看籃毬來說,當然是新式皮影戲更讓人激動,甚至可以說是震懾得說不出話來。她可以一片一片地看到天亮——現在,她也明白為什麼這種新式皮影戲又叫做幻燈片了,這個命名是很形象的,一片一片的燈畫,通過神奇的步驟被幻化到了幕布上,幻燈片難道不就是最切實的名字嗎?




這一場放映,一共持續了大約一個多小時,大致上把《我在南洋做駙馬》這本書的內容都給帶到了,但並非所有照片都有入選,幻燈大概是二十多張,有些女子身體裸露得很多,並且在鏡頭前方的,並沒有被放進來,當然在黃景秀看來,那些畫面中的女子乾瘦矮小,實在說不上多麼的豔情,但這樣的選擇還是讓她鬆了口氣。放映完結之後,還有下一場,所以大家都需要儘快地退場,從夥計指引的出口出去,還有人不斷地捲起帳篷,透一透裡頭的味道,絕大多數觀眾都是如痴如醉,討論著劇情的也有,討論著劇目的也有,“還是這樣真人的幻燈片好看啊!”




“雖然比不上仙畫,但仙畫要幾年才能看一次,那人多得,說是人山人海真一點都不誇張,去年我就沒撈著看……幻燈片好,日日都在這裡的,時不時還有新的幻燈片到貨,掏錢就能看!”




“那是,不過還是有真人真畫的更引人入勝些。《南洋》要比《蜀山》好。蜀山的繡像幻燈片從前看,多麼雅緻,但《南洋》一出,又顯得不新奇了。”




“原來只有這個幻燈片,是用真人的仙畫做成的嗎?”她詫異地問金娥,但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南洋駙馬,那是真有其事,用仙器拍下的寫真,才能和劇情如此嚴絲合縫。其餘的話本都是杜撰的,哪來的真人仙畫呢?想來最多也就是一些繡像彩畫的幻燈罷了,當然,不是說不好,但的確,和《南洋》比起來,那又完全無法相比了。




“大多數幻燈片都是繡像,像是真人彩畫這種,大概也只有《南洋》了,下一部得等咱們買地再一次對外擴張時,倘若有什麼趣事再說罷。”金娥是很博學的,近乎是‘萬事通’了,她告訴景秀,幻燈片的出現,也和高透玻璃的普及有不可分離的聯繫,因為燈片其本身,就是玻璃上畫出來的。“以前的版畫師傅,現在很多都轉行做這個了,之前週報還打廣告,招攬能在玻璃上作畫的大家。所以這東西和玻璃燈一樣,都是跟高透玻璃一起出的新東西——原理倒是很簡單的,但以前沒有材料去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