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 作品

第五百零四章:考試之後

  “好咯,一進門兒就聽你嘰嘰喳喳說個熱鬧,不曉得的還以為咱家唯有你姐姐考試呢!”盛向潯的不痛快,在見到兩個女兒之後就好了許多,這會兒更是有心情詢問女兒們的具體答題。

  因著盛蒽考試來去皆由國子監負責,故而他們可以從小路繞過,同程而走,她能比盛苑早回來兩刻鐘,所以此刻回答她爹問題的只有盛苑。

  盛苑也不含糊,一口氣將五道題的答題總綱說了一遍。

  盛向潯雖沒去過地方,但是當官剛久了,只看邸報也能讓他積累不少的紙上經驗,更不要說同僚好友之間閒談時,總是難免吹噓一下自己施政的能力,像是地方治理各樣情況,就是他們用以吹擂的例子。

  吹噓聽得多了,難免會有所感悟,加上為了辨別是不是謊言而找老師、表弟請教從而增長了他用不到的能耐,以至於盛向潯的理論施政能力有著長足進步。

  就像此時此刻,他就有能力辨認小女兒的題答得夠不夠好。

  “第二題這道前有流民後有寇臨,你說的是‘用禮義之法令民為軍,強民退寇’。”

  盛向潯聽了個大概,雖說小女兒不承認,但他總覺得這丫頭說得禮義教化不是尋常人以為的那種。

  當然,他怎麼以為不重要,只要這小丫頭能說服考官欣賞即可。

  他不談論小女兒的答案,只是點點頭,繼續說:“你第三題勸學學風荒涼之地的辦法,就是以聖賢為榜樣,孜孜不倦‘說服’他們,令其知羞恥、懂大義,慚愧之後振奮學習?”

  盛苑拿著點心邊吃邊點頭,大眼睛眨得格外有韻律。

  盛向潯見她眼眸轉過狡黠,不由笑出聲,用書本輕輕敲了敲她額頭:“我只看你寫出‘說服’二字就感覺格外嘈雜,可惜考官不曉得這其間的奧妙,不過也好,你這辦法聽起來平平,覺很符合主流學士們的看法。”

  近來士林興起復古風潮,許多人都崇拜春秋戰國禮樂齊鳴的時代,很喜歡用大義說服教化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