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 作品

第一百七十四章:歷史

  從這點看來,兩個時空最大的差異,還是在大燕橫空出世之後。

  大燕立朝時起,就對一些在腐儒中流傳的類於程朱理學的學派大加排斥,而這種排斥在大燕中期達到頂峰。

  先是燕文帝將該學派書作列為禁書,而後燕成帝掀起的“儒林案”將該學派定為亂臣賊子,最後燕宣帝的“移民令”徹底將該學派的主張者和擁躉悉數趕出大齊。

  提起這個,盛向潯很感慨:“前齊早先百姓風氣也不是這樣壓抑,只不過在大燕極力打壓那些學派的時候,前齊選擇了接納,以至於最後被同化的沒有人味兒了。”

  說起“儒林案”和“移民令”,盛向潯更是十分感慨:“宣揚這些矇昧學問的人家,被燕成帝連根拔起,牽連者遠不止十族。

  更有出版他們學著書冊的書肆也被抄家,大燕全境甚至發起了轟動廟堂江湖的自查詔令,上至書院,中至藏家,下至百姓,但凡有此類藏書者,盡皆抄家懲罰,輕的罰銀若干,重的發配勞作。

  到燕宣帝的時候,受太后影響,乾脆將有傾向此類學派的文人全族強制趕出大燕。”

  盛苑聽的小嘴圓睜,驚詫的很:“這樣的大手筆,總要有個原因吧?”

  盛向潯點頭:“燕成帝為太子時,巡視西南染上時疫,太子妃自請前去照料,按說當時太子妃已經身懷有孕不當操勞,可是燕文帝心疼兒子,幾番猶豫之後還點了頭。以至於這個小郡主生在了當地。

  待燕成帝攜妻女歸京時,又遇刺殺,為保護孩子,成帝夫婦將其託付給心腹另走他方,誰知這一託付,就再沒見到。

  此後十數載,大燕皇室一直不曾放棄尋找,直到十九年後,才有了蹤跡。

  那位小郡主彼時為江南人家收養,早已嫁給當地官宦人家,奈何其夫夭折,她不曾生育,要說這樣情況,便是再嫁也是應當,誰想她婆家孃家深受那等學派影響,想要一個美談,竟強迫她殉葬。

  可想而知,思女心切的太子夫妻如何憤怒,燕文帝自覺愧對孫女,親自頒旨斬兩姓全族,本來這事兒到此也就告一段落,誰想,那等學派的人竟然出書著作鳴其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