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883章 該輪到北美了(十)

  面對這樣的未來,英國內閣絕不可能允許美國吞併加拿大,哪怕是與美國撕破臉,英國也在所不惜。

  羅斯福內閣的成員都很清楚這些。至少在中國有可能登陸北美之前,羅斯福內閣並不想對英國逼迫過甚。不過現在的局面已經完全不同,正如麥克阿瑟所說,中國很可能登陸加拿大西海岸,從而給美國製造出境外作戰的局面。小說

  為了保衛本國領土不受入侵,美國各州還能達成共識。但是為了加拿大的獨立,美國各州可就未必肯掏心掏肝的戰鬥到底。為了讓美國能夠戰鬥下去,兼併加拿大就成了羅斯福政府最好的戰爭理由。

  羅斯福也無法確定自己的選擇。何銳病重的事實或許能夠削弱中國的向心力,但是何銳病重的事實同樣削弱了美國對中國未來的可信度的判斷。

  李潤石畢竟不是何銳這樣具有極大影響力的中國領導人,在中國沒有人能夠與何銳相提並論。所以中國的未來很可能會是李潤石要照顧到整個中國的情緒,而當下中國民眾的情緒並不複雜。根據美國對中國的瞭解,當下中國民眾的想法只有一個。不管未來中國國內會發生什麼變化,中國當下的政府必須實現中國稱霸世界的目標。

  原本中國人民堅信何銳能夠實現這個目標,所以哪怕是在意識形態或者政治利益上反對何銳的人,也都願意支持何銳實現稱霸世界的目標。

  而李潤石只要能夠實現何銳規劃的目標,他就能獲得支持。而李潤石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與美國的利益背道而馳,雙方必然會繼續不死不休的戰爭。

  羅斯福也沒辦法確定簡單又難以改變的時局,他索性詢問國務卿赫爾,“蘇德戰爭的情況如何?”

  到現在為止,美國還沒有向蘇聯宣戰。不過蘇聯方面已經中斷了與美國的所有官方聯絡,並且明確的告訴羅斯福政府,“蘇聯不會與全力支持納粹德國的美國政府進行官方交流。”

  這話到不能說完全關閉了美蘇交流的大門,蘇聯的要求很明確,那就是美國必須中斷與德國的貿易與科技等對戰爭有影響的往來。如果美國繼續幫助納粹德國,蘇聯就不可能與美國政府恢復官方往來。

  國務卿赫爾很理解羅斯福在意的事情,便介紹起當下蘇聯的窘境。根據美國從同盟國收集到的情報,美國方面儘可能還原比較真實的戰局。

  1943年月1月17日,蘇聯紅軍重奪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寧。2月初,西部戰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軍已經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德軍38個師,內15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遭重創。進攻莫斯科的突擊集團被擊潰,使德軍驚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一個居民地,一步也不後退,直到最後一兵一卒。

  由於缺乏實施大規模進攻行動的經驗以及缺少快速兵團,蘇聯紅軍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賦予的圍殲“中央”集團軍群基本兵力的任務,2月初,來自西歐的德軍增援部隊(12個師又2個旅)和中央集團軍群北翼部隊,分別實施反突擊,蘇聯紅軍的態勢惡化。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命令西方向部隊轉入防禦、撤回外線作戰部隊,會戰至此結束。

  1943年4月,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傷亡人數達50萬人,被蘇聯紅軍趕到了距離莫斯科100乃至350公里以外的地帶。而蘇聯付出了傷亡和被俘70多萬人的慘重代價,卻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最後勝利。

  德軍則熬過了最艱苦的防禦階段,並沒有出現如拿破崙那般崩潰的局面。而且更換了前線領導層的德軍中湧現了曼施坦因、莫德爾、隆美爾等一眾出色的“泥腿子”將官。這幫在德國總參謀部那群“紅褲子”眼中的泥腿子將官們打出一系列令人驚歎的戰役。頂住了蘇聯紅軍的反攻。

  現在,納粹德國從希特勒起,到下面的將官與官兵,都樂觀的認為蘇聯失去了寒冬的幫助後,將在1943年再次遭到德國軍隊的痛打。

  不過講完了這些之後,國務卿赫爾又告知羅斯福一個新消息,“總統,我們得到的消息中,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的司令官賴歇瑙元帥好像因病去世。德國暫時還沒有發佈這個消息。”

  羅斯福雖然對賴歇瑙的名字有印象,卻不熟悉賴歇瑙元帥。只是知道賴歇瑙元帥是一位納粹主義的忠實信徒,並且擁有相當出色的戰爭實力。

  聽赫爾說了此事,羅斯福問道:“賴歇瑙元帥的後繼者並不擁有他的能力麼?”

  赫爾當即答道:“現階段德國還沒有決定誰是賴歇瑙元帥的繼任者。根據我們的判斷,有兩個人最有可能。一個是前南方集團軍群總參謀長,曼施坦因大將。另一個是現在的代理參謀長保盧斯大將。”

  羅斯福聽到這些複雜的人名,已經沒興趣去理解這些。對羅斯福來說,這些人不過是小角色,根本影響不到美國的戰略。便答道:“赫爾,等到有消息之後,你再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