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558章 現代化(八)

  宣傳部長點點頭。宣傳部的針對目標人群是普通群眾,讓普通民眾對日本有個正常的看法就好。

  反倒是何銳說道:“我們中國文化裡面,關於外國的宣傳有種極端化的傾向。要麼把外國塑造成很好,要麼把外國塑造成很糟。群眾財力有限,沒辦法出國留學旅行,所以宣傳方面,我們要讓群眾認識到,有日本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大多數人都是正常人。到這個程度就很好。不用刻意強調日本的好,也不用強調日本的不好。日本是一個數千萬人口的國家,有好人,有壞人。在日本人看來,日本的利益天然就高於中國利益。這才是真實的日本。”

  宣傳部長本就是這麼規劃的工作,只是聽到何銳的語氣中好像有些情緒,宣傳部長覺得何銳是對滿清歸國內的宣傳非常不滿導致的結果。連忙表示,“宣傳部會按照主席的思路來走。”

  宣傳部長並不知道,何銳想起了另一個時空90年代搞的中日友好宣傳給何銳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至少何銳一點都不覺得當時的中日有搞成兄弟之邦的必要,哪怕是到現在,在另一個時空,何銳也沒有原諒日本軍國主義的打算。

  雙方上層都做好了簽約的準備,1928年9月1日,日本代表團抵達了開封。第一天,中國方面邀請日本代表團在開封御街吃了開封菜,小籠包,鯉魚焙面等河南特色菜都讓日本代表團很滿意。

  吃完午飯,日本外務省總長柳生公明與中國外長李時光帶頭,走在這座中國歷史名城中。柳生公明笑道:“東京汴梁,宋代首都。這個稱呼與現在的日本倒是非常有緣啊。”

  李時光點點頭,“江戶改名之後,的確如此。”直到幕府被推翻之前,日本天皇一直住在京都,德川幕府完蛋後,日本天皇遷都幕府所在的江戶,並且將江戶改名為東京。

  柳生公明饒有興趣的問道:“既然到了東京,不知可否有機會能到西京洛陽。早就聽聞龍門石窟,著實想前去瞻仰。”

  李時光笑道:“若是柳生總長有興趣,談判結束後,我親自陪同日本代表團一起前往。我也早就聽聞日本京都之名,若是有空也很想前去體會京都風情。”

  “那我可就有機會在日本一盡地主之誼嘍。”柳生公明豪爽的表示願意熱情接待。

  開封古建築很多,白馬寺,大相國寺,這些著名的寺廟在日本也很有名。日本雖然是神道教,但是神道教算是國教。佛教才是日本民間影響力最大的宗教。得知接下來要前往大相國寺,柳生公明等人都很喜歡。

  正在御街行走,前面就看到了‘高麗藥鋪’的招牌,柳生公明停在門口看了看,見到裡面的掌櫃與夥計明顯不是高麗人的穿著。也沒進去的意思,徑直向前繼續走去。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談判開始了。兩國外長很快就交換了兩國政府的看法,大家在原則性問題上達成了一致。下午,具體談判就由雙方工作人員開始。

  談判分為好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都負責一塊內容的談判。有負責朝鮮的,有負責臺灣的,有負責中日經貿,還有小組負責中國向日本提供補償的談判。雙方的工作人員都拿出了根據雙方之前達成的原則性綱領提出的細節,開始一條條的交流。

  談判主要時間與工作量全都是確定細節,細節用協議條文的內容呈現,每一條條文都包含了各自的利益訴求。大部分內容都很容易達成了共識,也有一部分造成了雙方激烈的爭論,甚至是爭執。每天談判結束後,雙方都會召開代表團會議,對於達成協議的內容進行仔細梳理,逐字逐句的去摳,確定裡面沒有任何歧義。對於有分歧的內容,則是分析這些內容是否在底線之內,如果在底線之內,該如何討價還價。

  忙碌了5天,談判第一階段才結束。雙方都拿到了對方提供的文件,開始在翻譯下再一字一句的摳,確定裡面不會出現問題。好在中日雙方文字互通性非常強,現階段日本雖然在文化上搞了去中國化,其官方文件中的漢字使用量比例依舊很高。

  到了9月11日,中日雙方結束了談判,並且給這個條約定了一個名字,叫做《東京汴梁條約》,中日之間的文字特性讓這個條約的名稱有很大的解讀空間,而且這種解讀本身就非常有趣。

  李時光並沒有食言,在條約發回兩國政府審核的時間裡,他邀請了柳生公明為首的日本代表團前往洛陽參觀。

  火車經過洛水的時候,柳生公明意外的發現河水竟然十分澄清,顯現出一種淺綠色。不禁大為訝異的問道:“這是黃河麼?”

  作為東道主,李時光解釋道:“這裡是洛水,就是曹植寫《洛神賦》的那條洛水。”

  柳生公明又看了好一陣才收回目光,讚道:“沒想到如此澄清,果然是山靈水秀。”

  李時光其實也有些訝異,不過看到洛水兩岸的大量植被,也就理解了。從東北政府時代,何銳就規定了植樹節,政府部門每年都要植樹造林。經過十年的宣傳後,植樹造林,保護水土很自然就成了政府官員以及能夠被報紙等宣傳覆蓋的民眾的基本看法。只要在河道與山地進行綠化,衝入河流中的泥沙自然就減少了,河流也會變得清澈起來。

  讓李時光沒想到的是,洛水竟然會變得這麼美。現在的京城旁邊就是黃河,雖然每年的數據都在顯示,隨著黃土高原快速建設了大量的淤地壩,黃河泥沙含量在降低。但是看到的黃河還是那麼渾濁。看著波光粼粼的洛水,李時光不禁想,要是黃河能夠變得與洛水一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