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317章 根本分歧(七)

  這場危機的起因來自凡爾賽條約,法國希望通過凡爾賽條約徹底粉碎德國,讓德國版圖和政治結構重回1860年的模樣。英國不願見到法國獨大,就拉上了試圖在世界舞臺上有自己位置的美國一起加入,最終搞出了1921年的凡爾賽條約。

  既然英法美三家的立場不同,只能尋求共同點。便找到了最後的共同點,“讓德國賠錢”。

  讀者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德國被凡爾賽條約扣上了沉重的債務。魏瑪政府並沒有能力償還債務,在1922年就開始擺爛,通過實現通脹的方式來賴賬。不僅賴掉凡爾賽條約強加給德國的鉅額債務,也要賴掉國內在戰爭期間發行的債券到了兌換期所要支付的債務。

  於是德國的通脹已經不是脫韁的野馬,而是如同東北軍的飛機一樣直衝天際。

  買一塊麵包所需要的德國馬克已經需要用手推車推來一車鈔票才行。而德國魏瑪政府的官員倒是發揮出德國佬的嚴謹與效率,他們並沒有浪費資源生產大量鈔票,而是直接在鈔票背面蓋章,每一個章上標明瞭,從xx年x月x日開始,這張鈔票的使用價值增加了xxxx倍。

  除了歐洲的危急之外,亞洲的局面並沒有變好。日本的炮擊明顯沒有摧毀東北鴨綠江防線,日本又組織了一次進攻。這次進攻雖然最初在報紙上宣傳的十分宏大,卻虎頭蛇尾的沒了下文。想來其效果非常糟糕。

  朱爾典明白,這次進攻又讓日本向著支撐不住的方向再邁出一大步。

  在天津下船後,朱爾典在碼頭見到了現任駐華公使埃斯頓先生。朱爾典不是官復原職,而是出任英國全權特派大使,單說級別倒是高過埃斯頓公使,但是兩者之間並不存在上下級關係。朱爾典是為了特別的使命而來。

  就在港口,朱爾典就交給埃斯頓一個任務,“請立刻把授予莫里循先生爵士爵位的消息發電報給莫里循。我將代表英國政府親自到瀋陽,為莫里循授勳。”

  英國是一個講究頭銜和譽稱的國家,因此在與英國人的交往中,或在我們的英語實踐中,瞭解一些有關英國爵位的頭銜和譽稱的知識無疑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英國傳統,女王(或國王)可以根據內閣首相的提議,將某種貴族爵位授予某人,但受封的人數是有限的,每年大約在20名以內。

  一旦有了爵士頭銜,莫里循就是英國貴族,可以由其後代繼承。(自1958年以後,才允許將非繼承性的“終身貴族爵位”(Lifepeerages)授予某一個人。)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埃斯頓公使立刻前去安排。8月19日,朱爾典終於抵達了瀋陽。與早些年相比,朱爾典沒有得到任何超出其身份的迎接規格。甚至在迎接規格上,東北政府也是在合乎規模的範圍內,選擇了中等稍微靠下的規格。

  朱爾典沒想到自己離開中國不到一年,被迫回來。心中百感交集。經過好幾層的接待程度,朱爾典終於見到了何銳。何銳看上去和最後一次見到朱爾典的時候還是有些差距。在他的黑髮中已經有了幾根白髮,神色中也有著疲憊。

  但整體而言,這種憔悴倒是意外的與何銳在此時遠東的身份地位頗為相稱。精明而疲憊,高貴又艱難。

  朱爾典本想與何銳說點什麼,見到何銳從容的坐在對面,想到自己要說什麼,都在何銳的意料與算計之中。朱爾典竟然說不出話來。

  沉默了兩分鐘,朱爾典見何銳依舊鎮定自若,終於強行打破了沉默,“何銳閣下,最近可好?”

  何銳露出了那種看上去很單純的笑容,“朱爾典先生,我一直很好。您從歐洲來,我很想請問一下,德國的局面最近如何了?”

  朱爾典心中嘆息。正如他所料,何銳對世界的局勢非常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