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3做知青 作品

第30章 努力的生活

  “爸說得對,等今天回去了,我就教爸騎自行車。”

  “嗨,我老胳膊老腿了,還學什麼啊!”

  “看您說的,以後咱家這輛自行車可不是我一個人騎,您也得幫忙啊!要是放著,那就太可惜了。等淑芬生了孩子,淑芬也要學。”

  “哈哈哈,那我就等著那一刻了。”

  “對了爸,今天要開什麼會啊!”

  “估計還是通電的事兒吧!村裡都準備好了,就等材料進場了。”

  “對了爸,等咱家有錢了也買電器,咱家裡現在最需要什麼電器啊!我也好早做準備。”

  林裡的想法是早點兒問詢著,這個年代的電器功能單一,結構簡單,皮實耐造,買新不如買舊,省了票不說,還省了錢。https:/

  “嗨!也沒個什麼用的。要是非要說買,那就買收音機好了。別的感覺沒啥用處。”

  電視機?貴!而且估計這裡也收不到電視頻道,買回來就是當擺設放著。

  洗衣機?村裡沒有入戶的自來水,平時洗衣服都是去小河邊。要是用洗衣機,洗一次衣服擔好幾次水,實用性不強,累人,找罪受。

  電冰箱?有用處,但是吃的都沒有多少,哪裡還有多少需要儲存的。到了冬天更沒用,別買回來當了衣櫃。

  電風扇?窯洞裡冬暖夏涼,買那個東西是真不實用。

  想來想去,好像還是買兩個收音機,再買點兒檯燈什麼的最實用。

  對了!縫紉機,這個時候的衣服都是手工縫製,成衣雖然也有,但沒多少人買。

  都是自己買不了,一針一線縫出來的,要是買臺縫紉機,就可以嘎達嘎達的踩著縫紉機做活兒了。也省的丈母孃和淑芬得近視。速度快不說,還能帶來精神上的享受與滿足。

  對了,手電筒也要買兩個,晚上有事兒出門還能照路,要是不小心把腿摔了,那就慘了。

  想著事兒的林裡將林支書和手電筒放下,自己一個人騎車去供銷社去了。

  也不知道供銷社裡有沒有縫紉機賣。雖然沒有票,但是先問問價錢也是好的啊!

  林裡沒打算買二手縫紉機,機械和電器終究有差別。電器壞了,換個件兒就行,能用就是能用,不能用就是不能用。不像機械,有磨損,修好了也可能是處於好與壞之間,而且機械的配件不好找,自己又沒有能力找來二手零件維修,乾脆就放棄了買舊的想法。

  來到供銷社,輕聲細語的和供銷社櫃檯裡的人打聽了一下。

  在對方滿臉不耐煩的回答中得知,一臺燕牌縫紉機143塊。

  得到了答案的林裡走出供銷社,去郵局買了兩張信紙,開始給雜誌社和他對接的那位編輯寫信求助,又將完結的《潛伏》塞進了大信封。

  等辦理完郵寄業務,林裡又去供電所附近走了走,沒碰到堂大舅哥,無所事事的他最後又回到了鄉里的小房間裡。

  這個年代走親戚住宿都要帶行李捲兒,可見物資有多匱乏,所以林裡的房間裡,木板床上還是空蕩蕩的。

  不過馬上就夏天了,也不是那麼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