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巴拉爵士 作品

第332章 帝王的目光

    包東的第一反應是如此。

    晚些奏疏按照程序送了上去。

    奏疏送到了門下,因為是賈某人的奏疏,宇文節還特地要來看了看,然後默然點頭。

    隨即奏疏到了中書。高季輔看了點頭,奏疏就算是進入了議事流程。

    君臣又聚在了一起,李治看著眼圈有些黑,長孫無忌皺眉道:“陛下當要節制才是。”

    李治一怔,心想朕這陣子很是節制啊!

    “陛下,有百騎賈平安上了奏疏。”

    開始議事了。

    “他上了奏疏?”

    就像是一家人有事兒說出來就是了,可有成員卻覺得不妥,正兒八經的把自己的事兒打印出來,用快遞郵寄到了家庭成員的手中。

    李治覺得古怪。

    隨即唸誦。

    “……臣聞三軍用命,將士不畏死,如此戰無不勝。”

    “……沙場征戰,為將者視人命如草芥,此乃本分。”

    李治皺眉。

    “然將士們乃是人子、人夫、人父,一人戰歿,一家猶如地龍翻身,痛苦不堪,更因少了丁口日子難以為續……”

    “莫要讓戰歿者流血,讓他們的家人流淚。”唸誦完畢。

    “完了?”

    “完了。”

    這份奏疏只是為了將士們叫苦,但卻沒有給出任何建議。

    李治默然。

    長孫無忌說道:“陛下,大唐的規矩,戰歿者當收攏了屍骸,令同州者送還。”

    但凡戰死的,令同鄉運送屍骸歸家安葬。

    “狐死首丘,人亡歸鄉。”

    李治很是讚許這個規矩。

    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大唐將士戰歿後,哪怕當時無法送回家,也會就地安葬,等大軍回師時再起了棺木出來送回去。

    但撫卹卻做的不夠!

    這一點在賈平安的奏疏裡提及了。

    最要命的是,大唐撫卹將士往往沒有一個標準,某一戰之後,帝王覺得打的好,於是撫卹的標準就高一些。下一戰可能又會低一些。

    李治起身道:“將士們為國廝殺,身後事如何……讓戰歿者的家眷流淚,那是朕的過失。”

    皇帝看來有決斷了。

    “戰歿者,其家免庸調。”

    所謂庸調,庸就是役使,每個丁口每年役使二旬,也就是二十日。不役者每日繳納絹三尺。而調就是按照地方特產繳納各等布匹綢緞……在大唐布匹也是貨幣的一種。

    免掉了戰歿者家中的庸調,這個手筆不算小。

    但……

    李治微微抬頭,目光深邃,“免戰歿者家中雜徭。”

    所謂雜徭就是各種攤派,比如說長孫無忌的老家在洛陽,若是他想把洛陽的祖墳遷徙去別處,地方官就會徵召民夫來免費幹活。或是各種地方事務,都能徵召民夫。

    免掉雜徭,地方官就不能襲擾這一家人,否則……

    “地方府兵優先錄用其子!”

    現在當兵是個好事兒,堪稱是要擠破頭。優先錄用就是個大殺器。

    這個帝王……

    長孫無忌開始想到的僅僅是加一個免除雜徭,可沒想到李治的手筆那麼大。

    可還沒完。

    李治沉吟著,“戰歿者的口分田,可傳一代。”

    群臣俯首,“陛下英明。”

    大唐丁口授田一百畝,其中二十畝是永業田,種植些經濟林木。八十畝口分田種植糧食。

    這八十畝口分田在你去後是要收回的,重新授人。

    也就是說,從此刻開始,戰歿者的那八十畝口分田可以不用交回,而是再多繼承一代。

    由此戰歿者家中的經濟條件將會有一個飛躍,他們妻兒的日子會更好,他們的兒子受教育的機會會更多……

    李治抬頭,“中書令和侍中都在,簡化些,詔書隨即發出去。”

    這是把審核程序全部簡化了。

    旋即詔書擬定,高季輔和宇文節當朝審核無誤。

    “陛下,無誤。”

    李治點頭,“朕要讓萬千將士知道……他們的苦痛,朕感同身受。王忠良。”

    “奴婢在。”

    李治吩咐道:“你拿了詔書去,就在皇城唸誦了。”

    皇城中有些諸軍在,一旦唸誦……

    “是。”

    王忠良拿著詔書疾步出去。

    身後,李治的聲音斬釘截鐵。

    “朕的目光並未停留在長安,朕在看著吐蕃、在看著高麗、在看著突厥……讓將士們無後顧之憂,這便是朕的初衷。朕希望看到大軍遠赴域外,將士們悍不畏死,令異族膽寒!”

    王忠良熱血奔湧,到了皇城就大聲的唸誦詔書。

    那些官吏將士漸漸湧了出來。

    “免除庸調。”

    那些將士開始歡喜起來。

    “免除雜徭。”

    有人不敢相信的道:“這般豐厚嗎?”

    “陛下萬歲!”

    有人已經忍不住在歡呼了。

    王忠良板著臉,“要不……你等來唸?”

    一陣鬨笑後,周圍安靜了下來。

    王忠良繼續往下唸誦。

    當聽到口分田可以繼承一代時,一個軍士歡喜的道:“何時能去殺敵?”

    “地方府兵優先錄用戰歿者之子。”

    王忠良唸完,發現周圍很安靜。

    這是什麼意思?

    他還沒反應過來,就看到有人振臂……

    “陛下萬歲!”

    無數人在振臂高呼。

    “陛下萬歲!”

    皇城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