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封臣 作品

第170章 李藥師鶴軒論危局

 秦瓊、柴紹一聽,都倒吸一口涼氣。

 柴紹這個時候也忍不住插言了:“先生,您的意思……嗯……隋朝也會像秦朝那樣二世而亡嗎?”

 “嗯!有這種可能啊!而但凡這樣的朝代要亡,那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哎呀!聽先生一番話,真聽得柴紹一身冷汗呢。

 秦瓊說了:“要照先生這麼說,天下百姓豈不是又要受到塗炭之苦啊?”

 “叔寶啊,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剛才你不也說了嗎?隋朝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建國時期殺戮太少了,沒有經過血與火的衝擊,建立的王朝一定會短命的。但如果經過血與火的衝擊,那天下百姓一定會黎民塗炭的。這是一個可悲的事情,但也是一個難以改變的事情。但是,叔寶兄,您作為大義之人,可以盡您的力量去使天下百姓少受些苦、受短些苦啊……”

 秦瓊一聽,眼瞪大了:“先生,您這話……”

 “哦,我說說而已。所謂亂世出英雄啊!叔寶兄,你既然是英雄,如果遇到亂世,你還能夠看著黎民百姓受苦嗎?所以,我希望到那個時候,叔寶兄能夠成為一個拯黎民於水火之中的大英雄啊!”

 “哎呀!”秦叔寶一拱手:“先生!您太高看秦某了!”

 李靖一擺手:“不不不,我沒看錯過人。希望叔寶兄記住李靖這番話。當然也希望柴俊馬記住李靖這番話!”

 柴紹、秦瓊都趕緊地拱手受教。

 李靖說:“行了,時候不早了,我也不留兩位吃飯了。咱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早晚還會相見!記住李靖的話!兩位啊,記住李靖的話,趕緊離開長安,不要在此駐足啊,快走!快走!最好今天下午能離開!如果實在離開不了,明天一早也必須離開長安城吧!”

 秦瓊、柴紹一看李靖沒開玩笑,顯得特別嚴肅,兩人站起身來:“先生所言,我二人記在心裡了!告辭!告辭!”

 “不送!不送!”李靖根本就沒送出大門。

 秦瓊、柴紹兩個人出了大門。守門的一看秦瓊、柴紹出來了,那跟剛才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折呀。滿面堆笑,點頭哈腰地就過來了,恭恭敬敬地遞上了迴文,就是證明——禮我們收了,一點兒不差,遞上回文了。

 秦瓊向他稱過謝之後,看了看回文,沒有差錯,把這回文好好地收起來了。柴紹也把迴文收起來了。

 收起迴文,秦瓊長出一口氣呀,怎麼?這趟差事算辦利索了!行了,那就可以打道回家了!

 跟柴紹一起帶著車隊又回到了張家老店,此時已是正午。

 這時,張家老店早已經做好了飯菜。秦瓊等人在張家老店用了飯。

 用完飯之後,秦瓊就想起了李靖的所言所語,秦瓊心說話:“我們怎麼也得熬過今天晚上啊。因為下午人家公主要來送李世民。我們怎麼也等到李世民送來了才能走啊。我不能說我先走吧。顯得我多麼膽小似的。但是手下這些車伕倒是可以把他們先打發走了,跟這麼多人幹嘛呀?”

 於是,秦瓊就先把這些車伕們給打發了:“吃過午飯,你們就可以走了。”

 人家完了公差了,領了銀子了,跟這兒待著幹嘛呀?趕緊回家拉新活去。於是,這些人“稀里呼嚕……稀里呼嚕……”吃完午飯之後,拉著車離開了長安。

 這裡就留下秦瓊、王伯當、謝映登、齊國遠、李如珪,再加上柴紹柴嗣昌,這是六位英雄。

 吃完午飯幹嘛?秦瓊也告訴大家了:“我們碰到一位道長——三元李靖李藥師。人家告誡我們,讓我們趕緊離開京師長安。所以,我們準備明天一早就走。”

 齊國遠一聽,把嘴一咧,“我說叔寶哥哥,您這可不對呀!您,您帶我們到長安幹嘛來了呢?合著我們哥幾個就陪著你來送禮來了啊?不是啊!我們想滿長安地轉悠轉悠,這怎麼也得住幾天呢!這下好,哦,您上午送完禮轉回來,明天就得走。那,那我們到這來幹嘛呀,啊?我們什麼都沒轉呢,什麼都沒買呢,旅遊都沒旅遊呢!”

 王伯當,謝映登也說:“是啊,是啊。哥哥,您別聽什麼老道的。這些出家人,一個個神叨叨的,指不定腦子裡想什麼呢?咱在這裡,咱就是不多待,怎麼也得待上個兩三天,對不對?領著兄弟們四處轉悠轉悠,看一看。哪怕是咱明天不走後天走呢,咱也有一天可以玩一玩呢。”

 大家都這麼說,秦瓊又是個好面兒之人。另外,確實三元李靖光說“你們趕緊走”,到底有什麼事?李靖沒說,秦瓊也不知道。不知道那就沒有威脅感。眾人再這麼一勸,秦瓊也覺得:是啊,帶這些兄弟到長安大興城,不就是帶過來玩嗎?那麼現在不能因為一個老道的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就說再帶人家走啊。

 “嗯!”秦瓊最後也一點頭,“這麼著吧。咱明天在這裡留一天,後天一早走,我家裡那邊也有事兒。”

 “那也行!”眾人一聽,“既然如此,咱別浪費時間了。禮送完了,下午沒事兒,咱乾脆逛街去吧,對不對?這長安城晚上各市各坊那都要宵禁,每座坊有坊門,大門一關,哪個坊都進不去。只有白天,還可以轉悠轉悠。正好現在離晚上還早著呢,咱這兒離東市又那麼近。咱們到東市轉一轉,看一看,我們也採買採買一些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