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607章 各有謀算(18)

    這次用徐盛為都督,孫權吸取經驗,並沒有讓孫韶制衡徐盛,而是讓他完全接受徐盛的指揮。

    現在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孫權並不想和曹丕拼損耗,徐盛的穩健防守策略,更符合他保存實力的心意。

    但孫韶還是不死心,趁軍議時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徐盛作為主帥,不好隨意訓斥手下大將,就耐心地解釋道:

    “曹丕御駕親征,精銳盡出,兵馬眾多,更有名將徐晃、張郃等人統兵,騎戰、陸戰是魏軍的強項,我軍的強項是水戰,不可渡江迎敵,只能揚長避短,等曹丕軍渡江之時,我自有計破之。”

    孫韶敢用責備的語氣和主帥說話,也是有底氣的。

    他並不是要徐盛改變戰略,只是自己想要立功,就主動請命道:

    “我本部自有三千軍馬,是我在廣陵時的老班底,特別熟悉廣陵的地形,我願意獨自領兵前往江北,找一個險要之處伏擊與曹丕軍,挫敵銳氣,如其不勝,甘當軍令!”

    徐盛作為大軍統帥,得到孫權的信任,他可不敢冒失。

    讓孫韶渡江作戰,無論勝敗,對他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就斷然拒絕了孫韶的請求。

    孫韶作為孫權的侄兒,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對徐盛的拒絕不以為然,堅執要去,徐盛只是不肯。

    兩人都是年輕氣盛,自認為有理,互不退讓,爭執良久,言辭也變得激烈起來。

    軍中眾將,很多人資歷、職位都不在徐盛之下,心底裡對徐盛並不服氣。

    加上有不少將領都不支持徐盛的策略,他們抱著看熱鬧的態度,並沒有明確支持孫韶出戰,但也沒有人出來替徐盛打圓場。

    徐盛找不到臺階,面子掛不住,不由得怒氣上升,大聲喝道:

    “我為都督,孫將軍如此不聽號令,讓我如何節制麾下諸將?”

    說完以後,也不等別的將領說情,直接下令帳中武士把孫韶先關押起來,等打完仗以後再軍法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