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317章 兩虎相爭(3)

    劉璝沒有辦法,只有與張任一起,固守待援。

    諸葛亮到達雒城以後,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在城外四處查看地形,連續數天,並沒有找到破城之計,只能從長計議。

    諸葛亮還是沿用劉備舊計,派黃忠、魏延輪流攻打東門,張飛、趙雲輪番在西門邀戰,想要迫使張任、劉璝突圍而走。

    劉璝成為主帥,他雖然惜命,但並不是無能之輩,他和張任打定主意固守待援,聽任魏延、張飛等人百般辱罵,只是閉城不出。

    魏延立功心切,親冒矢石,數次攀上城頭,但都被劉璝、張任用強弩射退,折損數百人馬以後,魏延也息了強攻的心思,只是每日裡在城下罵戰。

    一轉眼,又是數月過去了,回到成都的劉循並沒有食言,派卓鷹、張翼來到雒城,還帶來了一萬援兵。

    本來,劉璋集結了兩萬援兵,吳懿敗退以後,帶著數千軍馬並沒有回到成都,而是在綿陽城拉起了第二道防線。

    劉璋聽說劉備在雒城又增加了三萬大軍,也不看好雒城的防守,索性把援兵一分為二,給吳懿留下一萬精兵鎮守綿陽,作為成都最後的屏障。

    看到蜀軍援兵已到,諸葛亮料定張任必定會出城接戰,就開始佈置,準備捉拿張任。

    這天早上,諸葛亮升帳排兵佈陣,他對黃忠、魏延說道:

    “城東門出來有一座金雁橋,橋南五六里,兩岸都是蘆葦蒹葭,可以埋伏人馬。魏延可引一千槍手伏於左,單戳馬上將;黃忠引一千刀手伏於右,單砍坐下馬,則敵軍不戰自亂。”黃忠、魏延領命而去。

    諸葛亮又喚張飛道:

    “張將軍,黃忠、魏延的伏兵殺散蜀軍以後,張任必投山東小路而來。你可引一千軍伏在那裡,就在這裡擒住張任。”

    張飛走了以後,諸葛亮又喚趙雲吩咐道:

    “子龍將軍領軍伏於金雁橋北,待我引張任過橋,你便將橋拆斷,卻勒兵於橋北,遙為之勢,使張任不敢望北走,只能往南而去,卻正好被張飛攔住。”

    調遣已定,諸葛亮自領兩千軍馬,在東門外邀戰,準備誘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