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680章 七擒孟獲(17)

  他們這次前來,也是帶著家族和李嚴的期望,家族是希望他們立下軍功來提升自己的職位,而李嚴則希望他們掌控更多的兵力。

  諸葛亮已經下達軍令,讓他們一同前往建寧郡對陣孟獲的蠻族大軍,意味有他們大把的立功機會。

  他們可不想放棄立功的機會,冒著“抗命不尊”的危險去成全張嶷。

  龐延與張嶷並不熟悉,反而因為與馬超、馬岱的關係,與馬謖也交情不淺,他可不想因為張嶷而得罪馬謖,也表示願遵丞相軍令。

  最後只剩下關索,因為龔德緒就在他的眼前被害,內心有愧,他只能附和張嶷,表示願意留下來替太守龔德緒報仇。

  張嶷以副將的身份提出這個議案,居然超過半數的人不同意,讓他非常意外。

  但他還是不死心,覺得只要丞相諸葛亮同意了,他們反對也沒有用,這才壯著膽子,拉著關索一起,當場向丞相諸葛亮提出異議。

  但結果卻讓張嶷始料不及!

  他本認為,諸葛亮只有同意和不同意兩個選項。

  但諸葛亮卻不偏不移,從兩個選項的中間找到了第三個選項:同意他和關索留下,但只給本部一千兵馬,居然讓他們接受馬謖的節制。

  而沒有抗命的張休、李盛、龐延三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們名正言順地接管了張嶷、關索多出來的軍隊。

  他們三人統領的軍隊超過了兩千人,士卒的數量,不少於蔣琬、王平等整編了近半降兵的將領,軍隊的戰鬥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這是諸葛亮有意為之,讓張休、李盛、龐延三人,慶幸自己作出了不抗命的選擇。

  軍隊的數量和戰鬥力,可是他們立功受獎、升官發財的本錢。

  對於一個統帥而言,無關對錯,沒有人希望手下抗命不遵!

  張嶷抗命不遵,雖然沒有受到訓斥和懲罰,但他做為大守龔祿的副將,一下淪落到一個新任參軍的手下,讓他難以接受。

  張嶷和關索來到馬謖的大堂,抱拳行禮以後,因為他們與馬謖並不熟悉,都默不做聲,場面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