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655章 馬家危局(5)


  劉備其實還是非常看好馬謖的,所以,在馬良陣亡以後,對他兒子馬秉的封賞還是很豐厚的。

  劉備臨死前,給馬謖留下“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評語,是不想讓諸葛亮把馬謖納為心腹。

  知道這個評語的人並不多,只有同為託孤大臣的諸葛亮和李嚴二人。

  而李嚴為了給諸葛亮添堵,暗中派人把這事傳揚出去,蜀漢官場,差不多盡人皆知。

  帝王之術,從來都是制衡!

  劉備起事之初,就經常在關羽、張飛之間玩平衡,讓他們進行有序的良性競爭,雖然手法比較稚嫩,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諸葛亮的投效以後,他又轉而在關張二人和諸葛亮之間,製造了文武之間的制衡。

  龐統投到劉備帳下以後,劉備的制衡之術更上一層樓!

  劉備牢牢地把握住元老系和荊州系官員之間的平衡,有意讓龐統和諸葛亮分別統領軍事和政事,讓他們兩個分庭抗禮,達到文武相互制衡的目的。

  龐統陣亡以後,劉備又用法正取代龐統,一手打造了荊州系與益州系官員之間的相互制衡。

  法正病故後,劉備來不及給諸葛亮製造一個旗鼓相當的制衡對手,就匆匆與孫權開戰了。

  夷陵之戰大敗,劉備敗退到白帝城以後,並沒有返回成都,而是召李嚴進永安宮,任命他為尚書令。

  看似劉備是在為反攻荊州作準備,實際上,也是劉備精心選定李嚴,用來制衡諸葛亮。

  劉備病故後,按照劉備遺旨,劉禪任命諸葛亮為丞相,封武鄉侯,假節,統領全國政事。

  任命李嚴為中都護,封都鄉侯,假節,統領內外軍事。

  劉備留下的安排,諸葛亮和李嚴的地位是平起平坐的,正常情況下,李嚴和諸葛亮會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

  但李嚴就職以後,心思全用在如何壯大李氏家族上,在江州利用手中的權利大肆謀取私利,只搞些小恩小惠拉攏當地世家,只想平穩處世求名,全然不憂慮國家大事。

  反觀諸葛亮,盡職盡責,公正嚴明,以身作則,把整個西川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夜不閉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