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一念 作品

第103章 科舉制,文人政治班底

  宋武帝劉裕曾經評價過李通,曹操官渡對峙期間,汝、兗士人面對袁紹利誘,多懷有二心。

  唯李通不忘曹操之提攜,獨斷大義,古今一也。

  不僅如此,李通有傳,還有諡號。

  如此種種說明,此人堪當大用。

  “任命你為振威中郎將。”

  董曜思忖一番,雜牌中郎將安排上。

  李通投靠曹操時,便獲封此官職。

  “多謝大將軍,末將還有同鄉兩千餘人,還請大將軍接納。”

  李通獲封中郎將頓時大喜,遂拱手說道。

  這些人不僅是他同鄉,還是自成為遊俠以來,一路結識的好友。

  他現在受到重用,自然不能忘了他們。

  “你自成一軍,暫時統率這些人。”

  “喏。”

  這次武舉,董曜終於迎來了首位不是龍套的人物。

  能招募來一名非龍套,就能招募第二名,第三名。

  武舉這邊從未停過,科舉也是如火如荼的操辦著。

  不同於史上的一級一級考核,什麼童生,秀才,舉人往上遞增。

  董曜這邊更加簡單,先是由洛陽官員考核,一經通過,由蔡邕,賈詡面試。

  雖說賈詡是老六,但也不能把他真當成謀士來用。

  經過這二人的面試後,將正式開始為漢朝廷效力。

  “伯安,人才啊,這些可都是人才。”

  首次科舉結束,蔡邕便來到大將軍府。

  “這四人靠譜嗎?”

  董曜接過名單,一眼掃去,榜首有四人,蔡邕極力推薦這四人入朝為官。

  楊俊、常林、鄭渾、王象。

  默唸著四人的名字,董曜發現他對這四人並不是很瞭解。

  沒辦法,玩過的遊戲,看過的小說,都是武將出現在大眾視野裡。

  像這種遊戲中少出現的人物,他去哪知道。

  “靠譜,老夫敢打包票,無論是人品還是能力,皆是這批科舉中最為出重的人。”

  蔡邕眼睛一瞪,這女婿是瞧不起他老頭子的眼光?

  “靠譜就行,還望岳丈安排這四人官職。”

  既然蔡邕極力推薦,那說明確實是人才,留用好了。

  即使不是也無妨,終會被賈詡給查出來,到時候趕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