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九玄 作品

第509章 中原剿匪

    短短十幾天內,來請求找他的地方官員便有近十位,羅泰將手下四軍分派出去,自己坐鎮徐州指揮。

    其中兩軍在徐州剿匪,另外兩軍分別派往宿州和毫州。

    這一日,羅泰正在營帳中聽取剿匪情況,親衛來報,說忻州刺史求見。

    “張刺史,不是本將不肯幫你,實在是手下士兵正在其他地方剿匪,暫時沒有多餘兵力。”聽到對方剿匪的請求,羅泰為難的說。

    “羅將軍,本官知道你的難處,然而忻州情況危急,十八家盜匪們聯合起來組建了一個十八寨聯盟,他們已經開始攻打縣城了,還請將軍施以援手!”

    “這——”羅泰抓了抓頭。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進入營帳,拱手道:“將軍,王都將回營了,正在帳外。”

    “他不是在毫州剿匪嗎?怎麼突然回來了?”

    “將軍,王都將說,他已經剿滅了毫州十六處盜匪,這才回營覆命。”

    羅泰微吃一驚,心想他剿匪的速度倒快得很。

    “請王將軍進來吧。”

    王全斌大步進入帥帳,拱手道:“末將已剿滅毫州匪患,特來複命。”

    “王將軍辛苦了,這位是忻州張刺史,忻州匪患猖獗,還要勞煩王將軍再辛苦一趟,幫張刺史剿滅忻州盜匪。”羅泰介紹。

    “末將領命。”

    “還要有勞王將軍了。”張刺史拱手道。

    “職責所在,張刺史客氣了。”

    ……

    冀州,遼軍大營。

    帥帳之中,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爭吵。

    “好不容易打下這些土地,將河南讓給吳國也就罷了,為何連河北之地也要捨去?”

    “對,咱們當初打了多少勝仗才得到這些地盤,如今一次敗仗陛下就要我們撤回南京,那當初為何還要南下?”

    “打一仗再走!”

    面對群情激憤,遼國三皇子耶律賢十分冷靜,他向耶律窪看了一眼,發現他雙目微閉,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北院大王也覺得不該撤軍嗎?”年輕的三皇子問。

    “我聽三皇子殿下的。”皮球又踢了回來。

    “堂兄,你出使吳國,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耶律曉沉默片刻,說:“吳國根基很穩。”

    “那堂兄的意思是,不應與吳軍交戰,撤回南京?”

    耶律曉點了點頭。

    “就因為他們根基穩定,我們大遼就要撤軍,這是我大遼官員該說的話嗎?”說話之人是擊敗了李重進的遼國大將曲利珍。

    “兩軍交戰,比拼的是實力,逞口頭之利,於事何益?”耶律曉淡淡反駁。

    “耶律曉!你的意思是我遼國實力比不上吳國?”耶律窪之子耶律光怒道。

    耶律曉搖了搖頭,不再開口。

    趁著耶律曉與眾人爭議,耶律賢一直在暗暗思考,因為長江一場敗仗,全軍將士都求戰心切,希望一雪前恥。

    而皇帝卻讓大軍一路撤回南京,這讓眾人都心生不滿。

    此刻他若是告訴眾人,上京不穩,陛下這才召集大軍回南京,這些人不僅不會體諒皇帝,還會覺得皇帝無能,生出不臣之心。

    這便是遼國,一切以實力至上。

    若不能巧妙化解這些人心中的不滿,憑藉耶律賢的威望,是很難帶領這支大軍安然返回南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