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九玄 作品

第449章 戶部侍郎

    “蘇卿,你的這份平策論上,關於農業改革的地方寫的很好,我打算讓你擔任戶部尚書,主持農田方面的改革,你可願意?”

    “君上,這份平策論不是我寫的。”蘇輕哲急忙開口。

    “那是誰?”陸原奇道。

    “是韓熙載所寫。”

    陸原皺了皺眉,開口道:“沒有別的事的話,你就下去忙你的吧。”

    他已經知道韓熙載呈上這篇竹簡的用意。

    蘇輕哲行了一禮,退出書房。

    陸原目光再次回到竹簡,平策論是一篇提高生產力、增強國力的策論。

    主要觀點有七條:

    其一,統一稅收,廢除各種不合理的苛捐雜稅和口稅,減輕農民負擔。

    其二,為國捐軀者,家屬有孩子的,領撫卹錢十五年。

    前面兩點都和陸原不謀而合,特別是第二點,考慮的更周到。

    陸原本打算終生髮放撫須錢,但這樣未必是好事,很可能養出寄生蟲來。

    而十五年撫卹錢更加合適,若是家中有孩子的,足夠孩子長大自食其力。

    沒有孩子只有老人的,也足夠老人安養天年。

    其三,田稅按田好壞定租稅,由收錢改為繳納穀物,以防農民以谷換錢時遭受商人盤剝。

    其四,獎勵墾荒,一丁墾田十畝,賜錢四貫,無論桑田,農田,都免稅五年。

    其五,廢除過於殘忍的刑法。

    其六,廢除無名額的僧尼寺院和道觀。

    其七,君王需帶頭提倡節儉,禁止各地向皇宮進奉美食及地方土特產品。

    從這七條,可以看出韓熙載在為政上頗有才能,再考慮他進獻金陵的功勞,陸原沉吟許久,終於拿定主意——將此人留在身邊。

    ……

    兩天後,韓熙載在自己的府宅中受到朝廷的任命書。

    他被任命為戶部侍郎,成為非徽安府官員體系中的第一位侍郎。

    在杭州待的這段時間裡,韓熙載對吳國官場已有所瞭解,目前吳國官場情況可以說十分微妙。

    若說沒有黨派吧,那些徽安府過來的官員,相互間會有一種特殊的親密感,這是其他官員比不上的。

    若說有黨派,這些官員對其他官員也不會過於排斥,就比如蘇輕哲對他就非常友好。

    韓熙載最清楚黨爭對國家內部的破壞。

    唐國就是因為黨爭而讓國家實力衰退,最終導致瀕臨滅亡的局面。

    吳國是個新建立的國家,黨爭的問題暫時還比較遙遠,但為了做到防微杜漸,最好能減弱那些出身徽安府的官員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