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棠崔勇 作品

第97章 劍出東山


                 “沈敦之亂,影響深遠,就連元帝都被沈敦囚禁,最終鬱鬱而終。”

  明月散人道:“只不過,這期間赤龍居士始終站在夏朝皇族這一邊,並未因為與沈敦同族,便與其一同作亂,而且在元帝病故後,輔佐二世明帝繼位。”

  “後來,沈敦之亂平息下來,由於赤龍居士,算是保住了沈氏在南夏的地位。隨著赤龍居士去世,沈家影響已是大不如前,後人大多在朝中為官,在軍中沒有出現過強人執掌兵權。”

  “但即便如此,琅琊閣沈氏仍是南夏最大的門閥之一。”

  陳棠恍然,道:“天壺島上沈徹這一脈,就是沈敦的後人?”

  “不錯。”

  明月散人道:“沈敦之亂後,沈敦這一脈,包括不少叛軍遭到清算圍殺,幸得赤龍居士早有籌謀,為沈敦後人尋得出路,派遣他們入海東行,來到天壺洲落地生根。”

  “這期間,沈家兩脈族人偶爾會有聯繫。後來夏江之戰中,我重傷墜江,沈寒剛剛抵達南夏沒多久,機緣巧合之下,被他救了上來。”

  陳棠唏噓。

  這其中竟有這樣一番內情。

  明月散人道:“明帝在位三年,二十七歲早逝,三世成帝繼位,母后餘氏輔政。由於沈敦之亂,沈家遭到打壓猜忌,藉著餘太后輔政之機,餘氏崛起。”

  “這期間,南夏還發生過一場叛亂,由赤龍居士聯手餘氏將其平定,隨後赤龍居士去世。據傳說,赤龍居士臨死前,極為看好南夏的兩位少年,將來或許能成為南夏的肱股之臣。”

  “其中一位叫做韓溫。南夏四大門閥之一的韓氏,正是在他手中崛起,聲勢達到頂點,韓氏至今仍是南夏最有權勢的力量,坐鎮靖州。”

  “另一位,便是如今的南夏劍宗,葉安石!”

  “啊!”

  陳棠輕呼一聲。

  明月散人道:“南夏有四大門閥,分別是沈氏、韓氏、餘氏、葉氏,百年來,起起伏伏,興衰更迭。但提到南夏,名望和影響力最大的,還要屬南夏二閣。”

  陳棠道:“其中之一,應該就是琅琊閣沈氏。”

  “不錯。”

  明月散人道:“另外一個,就是吳州會稽郡,東山劍閣!南夏劍宗,就是東山劍閣的閣主。”

  “東山劍閣在南夏的地位極為特殊,與其他三大門閥不同,東山劍閣屬於江湖勢力,極少介入朝堂之事。劍閣葉氏族人甚至是有意避免進入廟堂,遠離朝堂爭鬥。”

  “這與劍宗的性格也不無關係,劍宗被稱為神仙中人,風流名士,淡泊名利,與世無爭,最大的樂趣卻是與友人為伴,寄情于山水之中。”

  “百年來,南夏朝堂混亂動盪,波譎雲詭,歷經十位皇帝,其他三大門閥中人在其中爭權奪利,明爭暗鬥,東山劍閣所代表的江湖勢力,大多時候都置身事外。”

  陳棠暗暗咋舌。

  只是百年間,南夏就換了十位皇帝,這其中的動盪兇險,可想而知。

  明月散人繼續說道:“百年間,劍宗只出面兩次,每一次出山,都徹底改變了南夏的朝局,乃至天下的格局!”

  “夏朝第七世廢帝期間,多年的積累沉澱,韓溫東征西討,平定益州,又藉助三次北伐之勢,手握重兵,聲望地位無人可及,在朝中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與之抗衡。”

  “韓溫年歲漸長,久懷異志,三次北伐後,佔據越州之地,帶兵直入京都,誣陷稱廢帝不舉,不能生育,當朝廢除夏延陵的帝位,擁立簡文帝繼位,便是夏朝第八世。”

  陳棠心驚,道:“這韓溫如此強勢霸道,敢擅行廢立,下一步,豈不是要取而代之?”

  明月散人笑了笑,又道:“韓溫此舉,引得南夏朝廷上下,百官顫慄,惴惴不安。”

  “當時陛下對此,倒是不以為然,認為他連年征戰,其中還有兩場大敗,導致南夏民不聊生,不謝罪於百姓,還廢黜君主,為天下所不容,命不久矣。”

  陳棠聽得出來,明月散人口中的陛下,是指當時的武帝。

  明月散人道:“韓溫廢立之後,開始打壓清除朝中異己,就連一些夏氏封王的皇族,都在他的逼迫下,自稱謀反,被貶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