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青木 作品

第 124 章





馮樂真:“知道。”




祁景仁眉頭皺得更緊。




“正因為知道,才要在馮稷下令放行前出發。”馮樂真看向她的眼睛。




祁景仁愣了愣,半晌才吭吭哧哧開口:“卑職、卑職這就派人潛入月城,若是月城府衙敢阻攔殿下,便說明月城府衙內也有奸佞,卑職就與殿下里應外合,替皇上清理門戶!”




馮樂真見她明白,便含笑點了點頭。




祁景仁離開了,馮樂真又拿起一本公文,只是還未打開看,阿葉便跑進來了。




“塔原……塔原來信。”她跑得上氣不接下氣,還不忘將信件交給馮樂真。




馮樂真結果看了一眼,失笑:“這信倒是來得及時。”




馮樂真思索片刻,寫了一封回信交給阿葉。




萬事俱備,何需東風,馮樂真既已做了決定,營關一眾人自然要全力響應,明知回京路上困難重重,但仍有許多人願意追隨,祁景仁挑了又挑,終於挑出二千精銳來。




臨行前一日,馮樂真遲遲睡不著覺,索性到院子裡散步,結果一進院子,才發現醒著的不止她一人。




長公主府燈火通明,人人都收拾了許多包袱,廚娘更是要將自己用慣的鍋都帶上,被範公公好一通教訓,以至於眼圈都紅了。




“沒什麼可傷心的,你想帶就帶。”馮樂真失笑。




廚娘還未開口,範公公便先說話了:“那怎麼行,人人都多帶一些,到時候路上累贅,還不是辛苦殿下。”




“一口鍋而已。”馮樂真覺得不是什麼大事。




範公公:“哪是一口鍋的事,二千祁家軍為了追隨殿下,要離開自己住了多年的家鄉,一個個輕裝簡行,連家中老母烙的餅子都不敢多拿兩個,叫他們知道殿下的廚娘連鍋都帶上,他們又該怎麼想?殿下,您是以人心得天下,任何時候任何事上都不得失了人心”




馮樂真倒沒想過這些事,漸漸正色起來。




廚娘忙道:“不帶了不帶了,京都那樣大一個城,哪裡買不到好鍋了?到時候再買就是。”




“殿下。”範公公蹙眉。




馮樂真緩緩舒出一口氣:“知道了,按範公公說的辦就是。”




“多謝殿下。”範公公恭敬行禮。




馮樂真淺淺一笑,帶著阿葉去了別處散步。




“範公公太小題大做了,殿下提高祁家軍待遇,照拂他們家中老小,是他們的大恩人,哪至於就因為一口鍋失了人心。”走遠了,阿葉才敢小聲嘀咕。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許多事都是從一件件小事積累起來的,今日是本宮疏忽,範公公提醒得對。”馮樂真笑了一聲,“到底是先帝身邊的老人兒,考慮事情就是周到些,這次回京帶著他是對的。”




阿葉眨了眨眼睛,只是替廚娘說了一句:“她也沒壞心,只是想讓殿下路上吃得好些。”




“本宮明白




的。()”馮樂真點了點頭。




阿葉見她都懂,便笑了一聲。




主僕一人在院子裡轉了兩圈,阿葉突然心生感慨:咱們剛來的時候,這院子破得跟什麼似的,一場積雪都能將房頂壓塌,如今也修葺好了,雖然小,但比起從前也算煥然一新。?()_[(()”




馮樂真抬眸,看向擦得鋥亮的青磚角簷,眼底泛起淡淡笑意。




“殿下,咱們回京之後,是不是不會再來了?”阿葉問。




馮樂真:“以後有機會,還是可以回來的。”




只是什麼時候有機會,卻是說不準了。




阿葉抿了抿唇:“剛來的時候,天天盼著離開,真該走了,反而有些捨不得了,殿下一十一歲來到營關,時隔四年離開,算是最好的年紀都留在這裡了。”




“只要心氣兒不倒,什麼時候都是最好的年紀。”馮樂真走到燈籠下抬起手,看著自己的影子落在地上。




阿葉沉默許久,笑了:“殿下說得對,只要心氣兒不倒,什麼時候都是最好的年紀。”




主僕一人聊天到深夜,馮樂真被阿葉強行送回了寢房。這段時間她鮮少獨處,此刻屋裡只她一人,她坐在梳妝檯前想了很多,想到四年未見的傅知弦,想到去了雲明的沈隨風和祁景清,想到決絕離開的聞歌、被塔原王宮困住的緋戰,還想到了……已經離世的陳盡安。




她垂下眼眸,視線落梳妝檯上,那裡有緋戰相贈的方盒,也有一個巴掌大的、某人花了所有銀錢還預支工錢才買來的水精燈籠。




想得太多,何時靠在桌邊睡著的都不知道,大約是因為睡得不舒服,她昏昏沉沉間做了夢,夢見有人喚她殿下。




“殿下,殿下……”




她靜靜看著眼前人,沉默了不知多久,才問一句:“何時回來的?”




“昨晚回的。”他說,“知道殿下該回京都了,卑職日夜兼程,想追隨殿下一起回去。”




馮樂真無聲笑笑:“好,回來就好。”




陽光落在眼睫上,她下意識閉了閉眼睛,再睜開眼才發現自己還靠在梳妝檯上,而與她說話的人卻已經消失不見。




她直起痠痛的身子,拿起水精燈籠看了看,無聲笑笑。




已經入秋,清晨透著涼意,但日頭一出,金光撒滿大地,整個營關都暖和起來。




長公主府的大門緩緩開啟,門外的道路兩旁,早已經擠滿了出來相送的百姓,一瞧見馬車列次出來,連忙舉著早就準備好的吃食和用物往前擠。




範公公似乎早就預料到了,提前安排了侍衛一邊阻攔一邊苦口婆心地勸說,百姓倒也聽勸,知道不方便拿後便不往前擠了,只是這一段路的百姓曉得了,下一段路的百姓又會重新擠上來,從長公主府到城門樓下,一行人足足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




城門大開,祁景仁早已帶著精挑細選的兵士在城外等著,看到馮樂真後立刻迎了上來:“殿下,您可算來了。”




“百姓太熱情,便耽擱了會兒。”馮樂真也是無奈。




()祁景仁大笑:“卑職天不亮時就瞧見有人在路邊等著了,本來想派人守著,但仔細想想殿下這一去還不知何時才有機會回來,索性就讓他們送送您吧。”




馮樂真淺淺一笑,抬眸看向她身後排列整齊的兵士。




“殿下,這二千人,乃是我祁家軍真正的勇士,個個都能以一敵十,幫殿下應付一路的險阻,想來也是夠了,”隊伍在城裡耽擱太久,祁景仁沒有多廢話,簡單交代一番後跪了下去,低頭抱拳道,”卑職不能隨殿下一同回京,只能在此恭送殿下,願殿下所向披靡,一往無前。”




“願殿下所向披靡,一往無前!”




“願殿下所向披靡,一往無前!”




“願殿下所向披靡,一往無前!”




號角聲響起,渾厚的聲音直達天聽,馮樂真在萬千將士與百姓的呼喝聲中,帶著來時所帶的心腹和二千精兵,朝著京都城的方向去了。




營關位於大乾的極北之地,與下一個城池月城之間,就相隔了將近二天的路程,因為路途遙遠,所帶兵士又不算多,財大氣粗的沈隨年一早就準備了幾百輛馬車,直接以車代步。




“坐馬車開拔的大軍,估計古往今來也就咱們一支吧。”阿葉一時間心生感慨。




馮樂真倒是淡然:“人數不多,每個城池的沈家商行又提前備了糧草,我們只需沿途補給,不必帶太多東西,用馬車反而快些。”




“沈老闆真是幫了咱們大忙。”阿葉看著浩浩湯湯的車隊,仍覺壯觀。




馮樂真唇角翹了翹,沒有多說什麼。




戰馬拉車,速度比尋常馬匹還要快些,一行人按時來到了月城城樓下。




早在馮樂真昭告天下要清君側時,月城便已經開始嚴陣以待,如今瞧見大軍兵臨城下,頓時城門緊閉,半點不敢放行。




馮樂真立於馬車之上,對出現在城樓上的月城巡撫淡聲道:“本宮已經說過,此去京都是為還大乾一片清明,阻本宮者皆為奸佞,殺無赦。”




巡撫乃是馮稷母族華家的門生,聞言冷笑一聲:“究竟是還大乾清明,還是意圖謀反,殿下自己心裡清楚,下官就是死,也絕不能放你進城!”




“如此說來,大人是要頑抗到底了?”馮樂真緩緩開口。




巡撫眯起眼眸:“下官勸殿下還是回去吧,月城兵力雖不如營關,卻佔據了有利地形,殿下若執意強攻,只怕是九死一生。”




馮樂真勾起紅唇,側目看了一眼阿葉,阿葉當即跳到馬車頂上,對著城樓上方喝道:“眾將士!月城巡撫私德敗壞昏聵無能,自來到月城起便一直財政虧空,將士之俸銀更是拖欠不發,殿下知爾等有心報國,不願眾將士同室操戈,特在此承諾,但凡歸順者,往日所欠俸銀雙倍發放,往後俸銀按時發放,家人子女之祿與營關將士相同!”




月城已經半年沒有發放俸銀,阿葉此言一出,城樓上的將士還未有所反應,巡撫先怒道:“黃毛小兒胡說八道!你們莫聽她讒言,若真是為此軍心動搖,日後只怕也不會




如願,反倒領個意志不定的罪名!”




“本宮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絕不會食言!爾等可慢慢考慮,本宮是為清君側而來,爾等死抗或投降,皆為報國之舉,不必心下難安!”馮樂真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